上火有哪些类型 按摩哪些穴位降火

1 上火有哪些类型 1、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2、肺火:主要表现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
3、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舌苔黄腻。
4、肝火:常称一些情绪容易激动的人为“肝火大”。其实,一般俗称“肝火大”的体质还有下列症状: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眼干、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
5、肾火: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发脱齿摇、睡眠不安、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腰腿酸痛等。

2 按摩哪些穴位降火 太冲穴 中医认为,肝脏功能主要是“主疏泄、调畅气机”,水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当肝有病变,则气机不调,气滞水停。肝火旺,常表现为口干舌燥、头晕、易怒、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通过按摩太冲穴可降肝火。太冲穴在脚背上,位于大足趾与第二个足趾之间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是足厥阴肝经上穴位。在按摩此养生穴位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
合谷穴 中医认为,“肺主通调水道”,肺不好,容易生痰、口干等,肺“上火“往往表现为牙疼、鼻出血、咽喉肿痛、耳鸣、眼睛红肿、便秘等。按摩合谷穴可降肺火。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穴位,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中医认为,大肠与肺相表里,临床上很多有肺火的患者,按摩和针刺合谷穴,往往收到较明显的疗效。
心包经 中医认为,水液经肺的肃降作用后,还须以心脏为动力,才能随营气循经脉运行于体内。若心火过旺,会出现口干舌燥、心情忧郁、烦躁、失眠、舌尖发红等常见症状。心包经按摩、拔罐或刮痧,都可泻心火。手厥阴心包经,为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心包经。其走向是从左乳上方天池穴,往上行至腋窝,再沿手臂内侧中线,行至左手中指指端中冲穴。
内庭穴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液,当饮入的水进入胃后,精华部分会输入到脾,进而输布到全身各处,滋润人体。脾有热时,水液的输布会受到影响,出现口臭、便秘、皮肤干燥、咽喉肿痛、牙痛、腹胀等不适症状。
3 推荐降火食疗 莲子银耳汤 材料:银耳、莲子、红枣、枸杞、冰糖各适量。
做法:银耳用清水泡开,将底部泛黄的硬结剔出,撕碎备用。汤锅放清水,将银耳、冰糖、枣子、枸杞放入冷水中,开火加热至煮沸,一定要不断搅锅,防止银耳胶质粘锅,煮开后,关小火熬煮,也要不断搅锅。
功效:冬季也会时有肺火显盛的现象,不妨喝莲子银耳汤,可以滋阴润肺,安神养心。
雪梨青萝卜炖猪瘦肉 材料:雪梨1个,青萝卜1个,红枣4个,猪瘦肉250克,生姜2片。
做法:雪梨、青萝卜去皮、切块。猪瘦肉切小方块状,红枣去核。以上材料一起与生姜下炖盅,加热开水1000毫升(约4碗量),加盖隔水炖约3小时便可,进饮方下盐。
功效:雪梨入汤有润肺、化痰、止咳、清心、降火的功效,而青萝卜入汤清润可口,又能宽中下气、健脾胃,合而炖猪瘦肉,能清心润肺、清燥除烦。
2022-11-30
mcxzy 阅读 29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4:52:5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按摩合谷穴具有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等作用,对于上火引起的头痛、目赤肿痛、鼻出血等症状有良好的缓解效果。2. 曲池穴: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按摩此穴位能够疏风解表、清热降火。对于上火导致的咽喉肿痛、齿痛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

  • 1、穴位按摩去火方法1、鱼际穴:属手太阴肺经,位于大鱼际赤白肉际处。中医认为,鱼际穴可改善上呼吸道功能及新陈代谢,还可预防感冒,缓解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咽炎等。每天不时掐揉此穴3分钟即可。2、合谷穴:位于第一、二掌骨间,即虎口处。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对牙疼...

  •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内庭穴。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被誉为热症、上火的“克星”。当您出现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症状时,不妨多按按内庭穴。该穴位位于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100次,即可有效缓解上火症状。接下来,我们来说说...

  • 1、太冲穴:去肝火 太冲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由于它属于足厥阴肝经,因此按摩此穴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冲穴上,稍用力就会感觉非常痛,说明肝火比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这个穴位。按摩手法:在按摩太冲穴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

  • 首先介绍的是少府穴,作为心经的荥穴,它具有清热泻火、滋阴降燥的功能,对心火过旺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口舌生疮、夜不能寐、面红目赤、小便赤黄等有很好的缓解作用。找到少府穴的方法很简单,只需将手指轻轻合拢,小指按压的位置即为该穴。按摩时,用大拇指轻轻揉按,每次每穴点揉3分钟,即可达到...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