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桂枝汤原方如黄芪、党参各12克。什么意思,桂枝汤如黄芪

桂枝汤治风寒在表脉浮弱自汗出,头痛发热,恶风恶寒,鼻鸣干呕等证,及杂证,自汗盗汗,虚损虚疟,亦可用,若脉浮紧汗不出者,酒客病风寒而汗出者禁用。
【组成】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 以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服一升,覆令微汗,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服一升,汗出病痊,不必尽剂,服已更歠稀粥一盏,以助药力。
【注】凡风寒在表,脉浮弱自汗出者,皆属表虚,宜桂枝汤主之,名曰桂枝汤者,君以桂枝也,桂枝辛温,辛能散邪,温从阳而扶卫,芍药酸寒,酸能敛汗,寒走阴而益荣,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散中寓敛汗之意,芍药臣桂枝,是于固表中有微汗之道焉,生姜之辛佐桂枝以解肌表,大枣之甘佐芍药以和荣里,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用以调和中气,即以调和表里,且以调和诸药矣,以桂芍之相须,姜枣之相得,藉甘草之调和阳表阴里,气卫血荣,并行而不悖,是刚柔相济以为和也,而精义在服后须臾歠热稀粥以助药力,盖谷气内充,不但易为酿汗,更使已入之邪不能少留,将来之邪不得复入也,又妙在温服令一时许,热热微似有汗,是授人以微汗之法,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禁人以不可过汗之意也,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乃解肌发汗调和荣卫之第一方也,凡中风伤寒,脉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皆得而之。
加用黄芪和党参,主要是加强补气的功效。手汗过多可能与气虚不能摄津液有关。中药的组成由辩症而来。2006-04-12
楼上说的只是桂枝汤,而桂枝汤加黄芪,人参是因为这个医生把你的手汗过多辨为气虚所致,桂枝汤主治营卫不和的太阳中风表虚证,与麻黄汤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有无汗出和脉浮紧还是浮缓。桂枝汤本身就能治疗因营强卫弱引起的出汗,再加上辨证你是气虚,就加上黄芪和人参以补中益气,固表敛汗2006-04-13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7:28: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楼上说的只是桂枝汤,而桂枝汤加黄芪,人参是因为这个医生把你的手汗过多辨为气虚所致,桂枝汤主治营卫不和的太阳中风表虚证,与麻黄汤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有无汗出和脉浮紧还是浮缓。桂枝汤本身就能治疗因营强卫弱引起的出汗,再加上辨证你是气虚,就加上黄芪和人参以补中益气,固表敛汗 ...

  • 黄芪桂枝汤的功效1 黄芪桂枝汤 黄芪可以有效的疏通我们的经络,活血。结合了推拿疗法,效果增倍。桂枝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主治太阳病中风之方剂。现代中医用来治疗感冒、流感、风湿、头痛等。此药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基础方,又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治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恶风,发...

  • 黄芪、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以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服一升,覆令微汗,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服一升,汗出病痊,不必尽剂,以助药力。加用黄芪和党参,主要是加强补气的功效。手汗过多可能与气虚不能摄津液有关。中药的组成由辩症而来。

  • 处方桂枝汤原方如黄芪、党参各12克。再诊:患者高兴而至,手汗已止,与同学扳手腕较量也不出汗。继服上方6付,巩固疗效,随防一年未复发。上面提到的桂枝汤由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5味组成。其中桂枝具有解肌和营养功能;白芍具有养阴益血,敛阴敛汗之功。两药配伍相辅相成,加之生姜温胃佐...

  • 处方桂枝汤原方如黄芪、党参各12克。再诊:患者高兴而至,手汗已止,与同学扳手腕较量也不出汗。继服上方6付,巩固疗效,随防一年未复发。上面提到的桂枝汤由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5味组成。其中桂枝具有解肌和营养功能;白芍具有养阴益血,敛阴敛汗之功。两药配伍相辅相成,加之生姜温胃佐...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