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就会的中医穴位按压养生法

话不多说,今天我们直奔主题。
取穴方法: 足底中线前、中三分之一交点处,当足趾屈时,足底前凹陷处。
保健作用: 涌泉穴是人体长寿要穴,经常按摩此穴,则肾精充足,耳聪目明,发育正常,精力充沛,性功能强盛,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并能治疗多种疾病,如昏厥、头痛、休克、中暑、偏瘫、耳鸣、肾炎、阳痿、遗精等。
按摩方法: 睡前端坐,用手掌托来回搓摩涌泉及足底部108次,要满面搓,以感觉发热发烫为度,搓毕,再用大拇指指腹点按涌泉穴49下,以感觉酸痛为度,两脚互换。末了,再用手指点按肩井穴左右各49次即可。

取穴方法: 后背两肾之间,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平对的区。
保健作用: 命门穴,为人体的长寿要穴。经常擦命门穴可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延缓人体衰老。疏通督脉上的气滞点,加强与任脉的联系,促进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运行。并能治疗阳痿、遗精、脊强、腰痛、肾寒阳衰、行走无力、四肢困乏、腿部浮肿、耳部疾病等。
按摩方法: 用掌擦命门穴及两肾,以感觉发热发烫为度,然后将两掌搓热捂住两肾,意念守住命门穴约10分钟即可。

取穴方法: 腿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
保健作用: 足三里是个保健要穴,经常用不同的方法刺激它,可健脾壮胃,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凝聚,促进饮食的尽快消化吸收,扶正祛邪,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此穴主治:胃病、腰痛、腹泻、痢疾、便秘、头痛眩晕、下肢瘫痪、半身不遂、膝胫酸痛等。
按摩方法: 可用双手大拇指指腹点按足三里,每次108下,以感觉酸痛为度。

取穴方法: 人体肛门和生殖器的中间凹陷处。
保健作用: 会阴穴,为人体长寿要穴。经常按摩会阴穴,能疏通体内脉结,促进阴阳气的交接与循环,对调节生理和生殖功能有独特的作用。按摩会阴穴,还可治疗痔疮、便血、便秘、妇科病、尿频、溺水窒息等。
按摩方法: 睡前半卧半坐,食指搭于中指背上,用中指指端点按会阴108下,以感觉酸痛为度。

取穴方法: 在两耳郭尖端连线与头部前后正中线的交叉点。
保健作用: 百会穴既是长寿穴又是保健穴,此穴经过锻炼,可开发人体潜能,增加体内的真气,调节心、脑血管系统功能,益智开慧,澄心明性,轻身延年。并能治疗头痛、眩晕、脱肛、昏厥、低血压、失眠、耳鸣、鼻塞、神经衰弱、中风失语等症。
按摩方法: 睡前端坐,用掌指来回摩擦百会穴至发热为度,每次108下。

取穴方法: 即肚脐,又名脐中。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
保健作用: 神阙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要穴。经常对神阙穴进行锻炼,可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并对腹痛肠鸣、水肿臌胀、泄痢脱肛等有独特的疗效。
按摩方法: 每晚睡前空腹,将双手搓热,左下右上叠放于肚脐,顺时针方向揉转(女子相反),每次360下。

2022-07-13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3:27:3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擦颈 用两手掌擦颈部两侧,主要以手指的掌面着力,向后擦动要快,向前擦动要较慢而用力,来回擦动数十次,使皮肤发热而止。2、点揉风池穴 用两手中指点住风池穴,其他手指可挟住中指助力。风池穴在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先用力点住风池穴,使之有较重的酸...

  • 按揉方法: 用大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压丰隆穴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以穴位感到酸胀为度,按揉2 3分钟。此外,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就是按摩腹部。团摩上腹,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根放在上腹部,适当用力做顺时针环形摩揉0.5 1分钟,以腹部发热为佳,具有宽胸理气、健脾和胃之效。

  • 2. 足三里穴 取穴位置:腿部外侧膝眼下3寸处,距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按摩方法:双手大拇指点按足三里穴,每次108下,用力感觉酸痛为宜。功效:健脾壮胃、扩张血管、改善血凝集、消除疲劳、改善便秘、止泻治痢疾等。3. 命门穴 取穴位置:后背两肾之间,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平对的位置。按摩方法...

  • 最易操作:小腹和脚底 揉小腹,有助健脾胃。肚脐是精气比较集中的地方,也是中医里的一个重要穴位“神阙”。周围分别还有中脘、关元、气海等穴,轻轻揉按,对调整人体气血、改善体内脏腑功能都有好处。捏脚底,促进血液循环。脚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此处穴位较多,有成千上万...

  • 内关穴:保健心脏 内关穴位于手臂中间,掌心向上握拳后,离手腕第一横纹上两寸处的两条筋之间。内关穴有理气止痛、宁心安神的作用,是中医常用于治疗心脏系统疾病及胃肠不适的穴位。委中穴:舒解腰背 委中穴位于膝关节后侧的窝处,是针灸中治疗腰背病症的要穴。对于委中应采取点按的方法,与腿部的屈伸...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