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补五脏真阴---九蒸九晒熟地黄

【古籍摘要】1.《本草纲目》:“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

2.《药品化义》:‘熟地,籍酒蒸熟,味苦化甘,性凉变温,专人肝脏补血。因肝苦急,用甘缓之,兼主温胆,能益心血,更补肾水。凡内伤不足,苦志劳神,忧患伤血,纵欲耗精,调经胎产,皆宜用此。安五脏,和血脉,润肌肤,养心神,宁魂魄,滋补真阴,封填骨髓,为圣药也。’

【功效】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功效及作用】1.血虚诸症 本品甘温质润,补阴益精以生血,为养血补虚之要药。常与当归、白芍

川芎同用、治疗血虚菱黄,昡晕,心悸,失眠及月经不调、崩中漏下等、如四物汤《和剂局方》;若心血虚心悸征忡,可与远志、酸枣仁等安神药同用;若崩漏下血而致血虚血寒、少腹冷痛者,可与阿胶、艾叶等补血止血、温经散寒药同用,如胶艾汤(《金匮要略》。

2.肝肾阴虚诸证 本品质润入肾,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为补肾阴之要药。古人云其“大补五脏真阴”,“大补真水”。常与山药、山茱萸等同用,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遗精、盗汗、耳鸣、耳聋及消渴等,可补肝肾,益精髓,如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本品益精亦可与知母、黄柏、龟甲等同用治疗阴虚骨蒸潮热,如大补阴丸(《丹溪心法》)。本品益精血、乌须发,常与何首鸟、牛膝、菟丝子等配伍,治精血亏虚须发早白,如七宝美髯丹(《医方集解》);本品补精益髓、强筋壮骨,也可配龟甲、锁阳、狗脊等,治疗肝肾不足,五迟五软,如虎潜丸(《医方集解》)。

此外,熟地黄炭能止血,可用于崩漏等血虚出血证。

【用法用量】煎服,10-30g。也可以泡水,保健服用每天3-6g。

【使用注意】本品性质黏腻,较生地黄更甚,有碍消化,凡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重用久服宜与陈皮、砂仁等同用,以免黏腻碍胃。

上面是本人自己制作的九蒸九晒熟地黄的照片,大家在购买熟地黄时注意看是不是九蒸九晒。 鉴别特点:断面漆黑,味道甜而不苦。2022-07-13
mcxzy 阅读 6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9:29: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2.肝肾阴虚诸证 本品质润入肾,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为补肾阴之要药。古人云其“大补五脏真阴”,“大补真水”。常与山药、山茱萸等同用,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遗精、盗汗、耳鸣、耳聋及消渴等,可补肝肾,益精髓,如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本品益精亦可与知母、黄柏、龟甲等同用治疗...

  • 1. 在古代医学典籍《本经逢原》中提到,熟地黄通过火力的蒸晒处理,能够将苦味转化为甘甜,从而成为一种具有阴阳平衡特性的药材,主要作用于补肾元气的功能。2. 书中强调,熟地黄必须经过多次的蒸晒处理,仅仅煮熟而没有进行后续的蒸和曝晒,这样的处理是不够的,服用后效果也将大打折扣。3. 针对某些...

  • 《本草纲目》中记载,熟地黄具有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等功效。这些功效充分展示了熟地黄在中医中的重要地位。

  • 九蒸九晒的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物理变化,更是一种对药材品质的提升。每一次的蒸煮和晾晒,都是对地黄进行的一次“淬炼”,使其内在的药效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这种加工方式,使得熟地黄的甜味更加醇厚,同时也使其药性更为温和,更适合人体吸收。因此,九蒸九晒的熟地黄之所以如此珍贵,不仅在于其独特...

  • 首先,需要选取个大、沉水的生地黄作为原料,这样的地黄炮制后药用价值更高。清洗地黄时要非常仔细,因为其表皮有很多褶皱,泥土容易藏匿其中。通常需要用小刷子逐个刷洗,并确保不用力过大以免损伤地黄外皮。接下来是关键的九蒸九晒过程。每次蒸制前,需将地黄与黄酒、砂仁等辅料充分拌匀,再装入容器中...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