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黄芪酒——止咳化痰祛湿健脾

  黄芪大家都很了解的吧,是一种很常见的保健药材,它具有食药两用的作用哦,而且还可以有祛湿化痰的作用,黄芪具有滋补气血缓解疲劳的效果,而且泡酒比较多见,来看看参苓黄芪酒的泡制方法,可以止咳化痰。

   参苓黄芪酒
  食疗功效:益气健脾、除湿
  营养价值: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温饮10-20毫升
  适宜人群:适用于疲倦乏力、不思饮食、腹胀便溏等属脾虚夹湿者
  禁忌人群:无明显禁忌,少儿不宜饮用
   参苓黄芪酒所需材料
  主要食材党参、茯苓、黄芪、白术、山药、白扁豆、甘草、白酒
   参苓黄芪酒的制作方法
  将诸药加工成粗末,装入纱布袋中,扎紧口;将白酒倒入瓷坛内,放入药袋,加盖密封,置于阴凉干燥处。每日摇动1次,14日后即可饮用。

   参苓黄芪酒的功效与作用
  补中益气补脾益肺,适用于各种气虚不足者。四肢无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也宜使用党参。健脾安神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利水消肿味甘性温,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补气固表、生肌排脓、利尿消肿、抗衰老、排毒、保护肝脏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甘草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等作用。诸药与酒合用,共奏益气健脾、除湿之功。参苓黄芪酒将以上诸药与酒合用,共奏益气健脾、除湿之功。这样的保健酒可以有抗衰老排毒的作用和效果,而且还可以缓解心脏疾病,对于提高免疫力,排毒抗疾病有很好的效果哦。

  参苓黄芪酒的做法大家都了解了吧,方法很简单,但是它的营养价值是不能忽视的,止咳化痰祛湿健脾强体质,缓解烦恼清热去火,所以平时的时候我们可以多饮用这样的保健酒。具有很好的滋补功效。
2022-10-14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5:05:0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对于亚健康和疲倦乏力,乌鸡酒和两洋参酒能提供能量;手脚不温时,苁蓉山萸酒和蛤蚧天蓉酒可以暖身。人参酒和归芍酒有助于补气养血,而参苓黄芪酒则适合手脚冰凉的人群。失眠时,五味子酒和灵芝酒有助于安神,莲子酒有助于睡眠质量。针对性功能减退和补肾需求,有参茸枸杞酒、麒麟助阳酒等。贫血者可尝...

  • 脾胃虚弱吃什么中成药:1、六君子丸,补脾益气、祛湿化痰;2、参苓白术散,不仅能补脾胃,也能益肺气;3、补中益气丸,适合怕冷的脾胃虚寒的人群;4、人参健脾丸,健脾益气,和胃止泻;5、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6、黄芪建中丸,补气散寒、健脾和胃。脾胃为重要的消化器官,当脾胃虚弱时,脾胃相应...

  • 2. 健脾祛湿的药物选择:针对脾虚湿气重的症状,可以选择一些健脾祛湿的中成药。例如,香砂养胃丸、参苓白术散、健脾丸等。这些药物多含有茯苓、白术、黄芪等健脾利湿的中药成分,能有效改善脾虚湿重的症状。3. 服用注意事项:在服用这些药物时,需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改服药时间。同时,要注意避...

  • 推荐泡脚祛湿方法:方法:取艾草、红景天、黄芪、土茯苓、桂枝各10克,煎水。但需注意泡脚时间不宜过长,20分钟以内即可。另外,泡脚水一定要没过三阴交穴(三阴交在脚踝内踝上3寸)。功效:艾草祛除寒湿、温经脉、暖气血、止冷痛;红景天健脾;黄芪健脾益气;土茯苓健脾胃、强筋骨、祛风湿、利关节;桂枝...

  • 很多有名的调理脾胃的中成药,比如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归脾丸、附子理中丸等,里面都有白术,而且分量很重。除了中成药,绝大多数的中医在开方子治疗脾胃病时,也几乎都离不开白术。白术味苦、甘,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历朝历代的医学典籍和...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