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神门、心俞、内关、安眠有效改善失眠

灸神门穴
【定位取穴】该穴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功效】益心安神,通经活络。
【施灸方法】温和灸。坐位,手执艾条悬停于神门穴处,保持和皮肤1. 5~3厘米距离,温度适度,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施灸时间】每天1次,每次3~15分钟。
灸心俞穴
【定位取穴】背部, 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
【功效】理气宁心。
【施灸方法】患者采取俯卧姿,施灸者手执艾条悬停于心俞穴处,保持和皮肤1. 5~3厘米距离,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天1次,每次3~15分钟。
灸内关穴
【定位取穴】该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
【功效】宁心安神。
【施灸方法】温和灸。坐位,手执艾条悬停于内关穴处,保持和皮肤1. 5~3厘米距离,温度适度,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施灸时间】每天1次,每次3~15分钟。关穴
灸安眠穴
【定位取穴】该穴位于耳后,在翳风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
【功效】镇惊安神。
【施灸方法】施灸时,坐位,手执艾条悬停于内关穴处,保持和皮肤1. 5~3厘米距离,温度适度,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施灸时间】每天1次,每次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辨症施灸:
症状1 :烦躁、心情抑郁。
加灸太冲穴
【定位取穴】该穴位于足背侧,第1、2趾跖骨连接部位中。
【功效】行气解郁。
【施灸方法】手执艾条,以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 5~3厘米施灸。
【施灸时间】每天1次,每次3~15分钟。
加灸 阳陵泉穴
【定位取穴】该穴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功效】行气解郁。
【施灸方法】手执艾条,以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 5~3厘米施灸。
【施灸时间】每天1次,每次3~15分钟。
症状2: 头晕、耳鸣、腰酸痛、口干少唾液、手足心热及盗汗等。
加灸 三阴交穴
【定位取穴】该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功效】滋阴降火。
【施灸方法】施灸时,取坐位,手执艾条以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 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天1次,每次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2022-07-08
mcxzy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9:04:0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艾灸治失眠灸一般可以选择内关穴、神门穴、心俞穴,针灸这些部位可以改善睡眠,在做针灸的时候要做好皮肤清洁,这样可以减少感染出现。1、内关穴:内关穴通常在手掌侧弯部位,两根肌腱中点处,通过艾灸内关穴可以达到很好的宁神安心效果,同时还可以行气止痛,患者长期有焦虑的症状或者是抑郁的症状通过艾灸内...

  • 一、艾灸治疗失眠的穴位:涌泉,神门,百会艾灸治疗失眠有养心安神的作用,每晚临睡前1小时,用较热的温水先泡脚15分钟然后将艾条点燃,对准双侧涌泉穴,如果失眠用这种方法没有实质性的改善,还可以艾灸肓募穴,用隔姜灸的方法,每次艾灸5-10状。主要调和阴阳,安神健脑。肓募穴位于腹中(肾经),为脏腑...

  • 1、内关穴内关穴位置:离手掌第一横纹上2寸的两条筋之间的凹陷处。艾灸此穴位有疏导水湿,宁心安神,理气镇痛的功效,对治疗抑郁导致的失眠,焦虑,健忘等症尤其有效。2、心俞穴心俞穴位置: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艾灸刺血有宽胸理气,通络安神的功效,主治心经及循环系统疾病,心痛,惊...

  • 艾灸可以改善睡眠,常用于改善睡眠的艾灸穴位有神门、百会、印堂、三阴交、涌泉,其中在艾灸百会的时候要格外注意,防止灼烧头发。在改善睡眠的过程中,中医治疗必须辨证论治、因症施治,针对不同的分型,选择艾灸的穴位也略有不同。针对心肾不交型,同时要配伍太溪、肾俞;针对心脾两虚型,配伍心俞、...

  • 中医论证来说,失眠的原因跟人体阴阳不协调有关,而我们的心,肝,脾,胃,肾等器官的健康程度对身体阴阳平衡有直接影响,通过艾灸对不同的穴位起到刺激作用,来调理紊乱的生理功能,起到缓解失眠的效果。2、失眠艾灸哪个部位神门穴:位于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屈肌腱的桡侧缘。心俞穴...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