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分阴阳,何谓阴气?何谓阳气?

阴气与阳气均是一身之精所化一身之气的一部分,都属于气的范畴,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黄帝内经》中阳气的基本涵义是:①指人体内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的气,与阴气指人体内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的气相对待;②有时指人体的在外或在上之气,与阴气指人体的在内或在下之气相对待;③在自然界主要指温热之气,与阴气主要指寒凉之气相对待。阴气的基本涵义是:①指人体内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的气,与阳气指人体内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得气相对待;②有时指人体的在内或在下之气,与阳气指人体的在外或在上之气相对待;③在自然界主要指寒凉之气,与阳气主要指温热之气相对待。气对机体具有温煦和推动作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机体或其组成部分的各种功能活动都是由单位时间内流经该处的能量即能流维持的,生理状态下能流越大机体或其组成部分的功能越强,但在病理状态下,能流大未必功能强。借以区分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这种能流无形质而相对运动)阳的属性,具有气的温煦和推动作用。我们将单位时间内流过机体或其组成部分的能量即能流称为阳气,构成机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性部分,因有形质而相对静止为阴的属性。阴气与阳气的关系是既对立制约又互根互用。阴气与阳气的对立制约,可阐释寒热性或动静失常性病证的互制性病理变化,如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阴虚则热,阳虚则寒,阴盛格阳,阳盛格阴等。

气,在人体内有正气,客气,邪气之名。正气有阳气和阴气之分;客气就是邪气;邪气有阳邪和阴邪之别。阳气是指津液,阴气是指血液。在人体内循行通畅的水液叫做正气,在人体内循行受阻发生郁结,对人体产生不良刺激的水液叫做邪气。邪气有因热壅而发生水津郁结的叫做阳邪,有因寒凝而发生水液郁结的叫做阴邪。如表部水湿郁滞,则头晕咽痛或恶寒头痛;半表半里部水湿郁滞则胸胁烦满或心悸怔怅里部水湿郁滞则腹胀、大便硬或腹满、大便溏。2022-05-29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4:10:1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阳气是指津液,阴气是指血液。在人体内循行通畅的水液叫做正气,在人体内循行受阻发生郁结,对人体产生不良刺激的水液叫做邪气。邪气有因热壅而发生水津郁结的叫做阳邪,有因寒凝而发生水液郁结的叫做阴邪。如表部水湿郁滞,则头晕咽痛或恶寒头痛;半表半里部水湿郁滞则胸胁烦满或心悸怔怅里部水湿郁...

  • 3. 阳气则指生理功能,如器官的活动和动力。例如,五脏(心、肝、脾、肺、肾)主要执行的是储存和调节功能,因此它们对应的气被认为是阴气。4. 相反,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主要负责消化、吸收和排泄等功能,对应的气被认为是阳气。5. 营气与卫气是气的两种形式,营气运行于体内,...

  • 2. 在某些情况下,阴气指的是人体内部的、向下的气,而阳气则指外部的、向上的气。这种区分体现了阴气与阳气的空间属性。3. 在自然界中,阴气通常与寒凉之气相关联,而阳气则与温热之气相联系。这种对应关系在人体内同样适用,反映了两者在生理功能上的基本差异。4. 阴气与阳气的基本概念可以进一步阐释...

  • 2. “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阴气主导物质层面,而阳气主导功能层面。阴阳二气之间可以相互转化。3. 《辞海》解释道:“元气,亦称‘原气’,指人体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与活动能力”。现代医学所称之为人体的新陈代谢。

  • 1. 阴阳二气是宇宙中的基本元素,古书《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到:“阳气,天气也;阴气,地气也。”这表明,阳气指的是天然之气,而阴气指的是地上的气息。2. 阴气和阳气被认为是构成世间万物的基本成分。无论是在宏观的宇宙中,还是在微观的分子原子层面,所有物质本质上都是由阴阳两气的相互作用...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