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络是指什么?

那个叫冷演桥的家伙,自己不明就里,还乱说,又不敢报自己的ID!!先回家把小学课程学好了再来显摆!!就知道攻击中医,是什么东西!!

十二经络是经络分类名。指十二经及其脉络。《灵枢·本输》:“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2011-08-02
十二经脉指的是血管。

经络本身是个假命题。

在古代,人们对于人体知识的掌握少之又少,对人体各器官功能的研究只能停留到外在观察和猜测水平上,比如血管,虽然古人的叫法于现在不一致,但是通过其描述,我们发现,古人所说的“经脉”“经络”就是指的血管。理由如下:

1,经脉 “视之可见,触之可得”,看到的是浮络(浅表静脉),触到的是手太阴肺经(桡动脉)。
,2,《灵枢•经水篇》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气血,与其皆少气血,皆有大数。”这一段说明古人可以观察到“经脉”的,人死以后。有的血管空虚则“少血多气”,有的血管淤血则“多血少气”。
3,《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者,血之府也。”
4.中医经典著作也经常见到“血之随气,循环经络”、“血循经脉”等说法,所以清末大医学家王清任指出:“古人言经络是血管。”

在上世纪中叶,由国家科研部门牵头,中西医联合搞“经络实质”研究,历经十余年未果,最后提出“循经传感”不了了之。有了这次失败的经历后,为了解释人们“经络到底是什么”的疑问,中医界对经络定的基调就是“经络不具有实体性,仅是功能的,不能被现代科学所认识”

我不知道你是否在临床上工作,或者是中医学生,或者是中医爱好者,不管当前的宣传舆论如何,其实以经络为基础针灸的治疗作用极其有限,极大程度上是心理安慰作用。以面瘫为例,中医称为“吊线风”,并且认为针灸是最佳疗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其本质是“面神经麻痹”,属于自愈性疾病,也就是说不治疗的情况下,三十多天自己也会好了,中医针灸疗程一个月,正好与自然病程相同。这种疾病的患者,有的面神经彻底坏死,临床上观察到,半年内没有痊愈,则遗留终身症状就是“歪嘴”。

你赶紧复制下去,一会“知道”就会把它删掉。2011-07-28
经络是人体没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十二经脉是指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2011-07-28
人们都在讲养生,其时每天的十二时辰就是最好的养生。

2021-05-10
人体两大经络胃经和肾经2011-07-28
mcxzy 阅读 30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8:36:1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人体的十二经络指手太阴肺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阴心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十二经络在临床上称为十二经脉。十二经络的作用 1、血液循环:提高心脏运作、减缓心脏衰退、扩大冠脉、使血容量提升,所以...

  • 人体中的十二条大经络,具体名称分为手三阳、手三阴、足三阳、足三阴四组,每组各三条,共计二十四条。其中,手三阳包括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三阴包括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足三阳包括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三阴包括足太阴脾经、足厥阴...

  • 人体经络系统包含十二条主要的经脉,这些经脉合称为“十二经”或“十二正经”。它们分别是:1. 手三阴经:包括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2. 手三阳经:包含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3. 足三阳经:包括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4. 足三阴经:涵盖足...

  • 此外,还有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它们分别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以及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这些经络主要分布于人体的四肢和躯干,负责将气血输送到全身各处。值得一提的是,三焦是指人的整个胸脏,而十二经络的排列也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它们按两组分类:一组是...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提到,中经维络的解释中指出,《八十一难》指出十二经脉加上十五络脉,以及阳维和阴维这两条脉络,共同构成了人体的经络系统。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十二经脉具体指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