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脉交会穴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念 4 八脉交会穴 5 八脉交会穴的作用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八脉交会穴 1 拼音 bā mài jiāo huì xué
2 英文参考 eight convergent point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eight confluenence points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eight confluence point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念 八脉交会穴为经穴分类名[1]。见《针经指南》。又称流注八穴、交经八穴等[1]。八脉交指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经气相通的八个特定穴,即公孙、内关、后溪、申脉、足临泣、外关、列缺、照海[2]。

4 八脉交会穴 脾经的公孙(通冲脉),心包经的内关(通阴维脉),小肠经的后溪(通督脉),膀胱经的申脉(通阳蹻脉),胆经的足临泣(通带脉),三焦经的外关(通阳维脉),肺经的列缺(通任脉),肾经的照海(通阴蹻脉)[1]。
公孙:足太阴络穴,入腹,会关元,与冲脉通;
内关:手厥阴络穴,起于胸中,与阴维脉相通;
临泣:足少阳胆经,经季胁,与带脉相通,交会于带脉、五枢、维道三穴;
外关:手少阳络穴,上肩,经天髎、肩井,与阳维脉相通;
后溪:属手太阳小肠经,交肩膀上,会于大杼、大椎,与督脉通;
申脉:属足太阳膀胱经,阳蹻脉由此分出;
列缺:手太阴络穴,出肺系,经别循喉咙,与任脉相通;
照海:属足少阴肾经,阴蹻脉由此分出。
八脉交会穴表
经 属 八 穴 通八脉 会合部位 足太阴 公 孙 冲脉 胃、心、胸 手劂阴 内 关 阴维 手少阳 外 关 阳维 目外眦、颊、颈、耳后、肩 足少阳 足临泣 带脉 手太阳 后 溪 督脉 目内眦、颈耳、肩胛 足太阳 申 脉 阳蹻 手太阴 列 缺 任脉 胸、肺、膈、喉咙 足少阴 照 海 阴蹻 5 八脉交会穴的作用 八脉交会穴在临床上常配合应用,如公孙配内关治心、胸和胃部疾患;后溪配申脉治目内眦、颈项、耳、肩膊、小肠、膀胱部疾患;临泣配外关治目外眦、耳后、颊、颈、肩、缺盆、胸膈部疾患;列缺配照海治咽喉、胸膈部疾患[1]。如这些穴位配合天干、地支、八卦等应用,则成灵龟八法、飞腾八法[1]。
2022-11-18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6:59: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八脉交会穴包括公孙、内关、后溪、申脉、足临泣、外关、列缺和照海八个穴位。穴位分布与连接:这些穴位分布在肘膝以下,每个穴位都与一条奇经八脉紧密相连。公孙通过脾经与冲脉相通,内关通过心包经与阴维脉相接。外关通过三焦经与阳维脉沟通,临泣通过胆经和带脉相连。申脉连接膀胱经与阳跷脉,后溪沟通...

  • 八脉交会穴是中医经络学中的重要概念,主要涉及八个特定穴位,它们通过相应的经络与奇经八脉相互连接。首先,公孙穴位于足太阴脾经上,进入腹部并与关元穴相连,与冲脉相接。内关穴则通过手厥阴心包经在胸中起始,与阴维脉沟通。外关穴沿着手少阳三焦经上肩,延伸至天?,与阳维脉相互联络。临泣穴通过...

  • 八脉交会穴,又称为“流注八穴”,“交经八穴”。刚才介绍了十二正经和八脉的概念,这八脉交会穴就很好理解了。八脉交会穴就是这十二正经和八脉相教会的八个特定腧穴,这八个穴位均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部位。交会穴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经脉相互交通、交会的穴位。八脉交会穴有何作用? 八脉交会穴的治疗范围十分...

  • 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这八个关键穴位,它们是:公孙、内关、后溪、申脉、足临泣、外关、列缺和照海,每个都有着各自的神秘故事。八脉交会穴的传奇

  • 八脉交会穴又叫交经八穴,其称谓首见于宋子华《流经八穴》,此书已亡佚,其内容被窦汉卿收集在《针经指南》中,故有人称之为“窦氏八穴”。书中窦氏论述了八穴的起源、位置、归经、取穴、主治病证举例和上下固定随症配穴法,虽未明确指出某穴通某脉,但已认识到八穴与奇经八脉是有联系的。此...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