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虑过多伤脾胃,气血易匮乏,补脾金方送大家

中医非常重视情志对一个人身体的影响。对于情志,中医归纳为七种,分别是喜、怒、忧、思、悲、恐、惊。

这七种情志中,“思”是直接对应人体脾胃的。我们常说茶不思饭不想,就是说一个人一旦有了心事就会出现食欲下降的表现。这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并不少见。

更何况,如今以脑力活动的人很多,经常的过度思考用脑,这就直接的影响到了脾胃,脾胃受了伤,气血出现不足,所以出现开始掉头发,非常容易疲乏,没精神等表现。

中医里面有一个很好补脾胃的方子,堪称补脾金方,叫做补中益气汤,有很好的补益中气,升阳举陷的功效。现在药房都有成药出售,叫做补中益气丸。所以在这里就不写药物了。

这个方子主治脾虚气陷证。其主要表现为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无力;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属于脾气虚弱,气虚下陷证。(需经过专业医师辩证以后指导使用)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有什么 健康 问题欢迎留言咨询。2022-06-18
mcxzy 阅读 5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9:28:3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现代医学还认为,过思会引起肠胃的神经官能症、消化不良症,甚至引起胃溃疡。从中医观点来说,由于脾运化不好,容易引起气结,导致腹部胀满,从而出现气血不足,四肢乏力的症状,形成气郁,并进一步发展为血瘀、痰瘀。还会引起女性月经提前、延后,甚至闭经。在日常生活中,倘若遇到“百思不得其解&rdq...

  • 另一个方面,由于血虚,神本身就虚,不安,所以出现不寐、失眠,或者睡眠不好,梦多。那么从这一点就知道该如何治疗了,安神就是补气血,而从神为水谷之精气来说,健脾是相当重要的。归脾汤,是由于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就是思考问题太多、太过,所以心脾之气受伤,造成血的生成不足,自然心血也不足。

  • 归脾丸善补心脾、补气血,对于一些失眠健忘、心神不宁、疲倦乏力、食欲不振、贫血、面色苍白没有血色的人群有着不错的改善,如果你身边有此类人群可以收藏起来,找中医加以辨证。

  • 或者思绪无法达成时,就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尤其对气血的影响尤为显著,过度的思考会导致气滞和气结。《素问-举痛论》有这样的阐述:“持续的思考会让心有所专注,精神有所寄托,但若正气被阻滞,无 常运行,气机就会形成滞结。”因此,过度的思虑确实可能伤及脾胃,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

  • 一是重视调理脾胃是最快、最有效补气血的关键,同时也要兼顾气与血之间的关系。首先由于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血液通过脾胃的运化化生而生成,所以补气血必须要重视脾胃的调理。如李东垣其在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的气血亏虚时运用归脾汤,方中使用大量益气健脾药如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以复中焦...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