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一般有什么症状?

虽然说,脾虚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却还是有许多人是不知道脾虚的表现症状的。因此,接下来就一起来了解了解。当然出现以下症状需要及时调理,平时多注意饮食,多吃有益脾的食物,然后茶饮德浦膓胃堡茶可以调理打嗝的问题,对胃没有刺激,健脾益气。

1、肥胖或者消瘦

脾主肌肉,应该当脾虚的时候,人会出现全身乏力的情况,并且汗多、气短。另外会出现眼皮沉重或者是抬不起来的情况,且下肢容易水肿。

身体太瘦,是因为脾虚不能运化,难以吸收。而肥胖是因为脾虚生湿,湿气难以运化,淤积在体内。脾湿肥胖往往是肚子肥胖。

2、便秘或者大便稀溏

从消化道上来讲,脾虚导致的病症一般有:食欲不振,偏食挑食;口中无味;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

脾虚一般会大便溏稀,不过也可能会出现大便干结、便秘,因为脾虚会导致肠胃缺少动力。
3、咳嗽出痰,舌苔淡红色

胃部隐隐作痛时总有胀闷感,一咳嗽就出痰,胸部像堵着什么东西似的不舒服,舌苔呈现淡红色。

这种症状属于脾虚挟湿型脾胃疾病,平时不注意保暖,加上缺少运动和心情不佳等情况,就容易出现上述症状。

4、白带过多或者过少

女性因为妇科炎症,也往往会引起脾虚湿重。白带过多、月经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是脾虚引起的。

月经量过少是因为脾虚引起的气血不足,子宫内膜生长太薄;月经量过多是因为脾虚不能固摄经血。

5、流口水也因脾虚

脾虚的人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的症状,另外会感到头蒙,睡眠质量差。

很多人睡觉会流口水,这和脾虚也有关系。中医认为,涎(口水)为脾之液,正常情况下不会外溢,当脾虚不能收摄津液时,才会出现睡觉流口水的现象。

6、胃部不规律胀痛

一连黑白颠倒地“奋战”了一个多月,总算能喘口气时,却突然连着腹泻起来,身体疲惫得没有力气,胃部不规律地一阵阵胀痛,还总是恶心想吐。

这种症状属寒湿困脾型脾胃疾病繁重的工作压力使人体的气机运行受阻,影响到脾胃,导致中气不足,出现精力不支,食后腹部胀满;另外,好吃辛辣,往往也会引起内热,加重其体内的湿气。

7、头昏脑涨的症状

觉醒来,突然感到头昏脑涨,身体发热,胃腹部冷痛、胀气,还伴有恶心想呕吐的感觉。

这种症状大多属于脾湿外感型脾胃疾病。可用平胃散加杏仁、葛根、藿香、桂枝、羌活、防风等辛散祛风和胃的良品,一同服用。2018-09-28
脾阳虚会有以下症状:食量较少、容易腹胀,四肢不温、腹部喜温,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而弱。
脾阴虚的主要症状有:食量少、易饥饿,腹热便干,口唇干裂,舌红唇红、苔少脉细数。
如果只是一般的脾虚还好,脾虚如果严重了,出现了这5个严重脾虚症状,这个很好补脾就是紧急的事情。
症状一:舌苔有变化。

舌头的变化是脾的外在表现。健康的舌头表面应为红色,看上去很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轻薄且非常干净。如果舌头边缘已经出现明显的齿痕,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
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同时,在夏季,脾湿的人也常常感觉口内粘腻,面色晦暗发黄。
症状二:食欲下降。

因为在中医理论中,当湿气进入体内后最容易伤脾。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吃到体内的各种食物和液体,把这些物质转化为能够被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为人体新陈代谢提供新的能量。
大多数人在夏季湿热的环境中,都会出现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响,有较强的饥饿感,可是吃了东西后却有饱胀的感觉,这也是胃强脾弱的表现。
症状三:早起不适。
清晨起床,如果感觉胸闷气短、头晕脑涨时,说明我们的脾胃功能较为虚弱。
中医认为,脾气一虚,肺气先绝。也就是说脾与肺的功能是相互影响的。脾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肺金失养,就容易出现气短,动则气促等肺气虚的表现。
症状四:湿气重。

湿气重的人还可能在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严重时会出现下肢水肿等问题。
身体肥胖的人,90%都是体质虚弱者。体虚是身体脾胃功能减弱衰退导致的。体虚会导致新陈代谢减慢,机体活力减弱,从而消耗营养的能力减低,营养不能消耗掉于是堆积在体内,形成肥胖。
症状五:如厕宿便异常。
如果出现宿便形状软烂、黏腻即为脾湿的症状,说明消化功能出现异常现象。
由此,如果出现以上这些症状,那你真的脾虚了。
二、脾虚的人不能吃什么?
1 酸味虽美,脾虚者当忌
脾胃不好的人不宜多吃酸味食物,因为酸入肝,会使肝气更盛,而肝木又是克脾土的,这样就会使弱者愈弱。所以平时有消化不良、大便溏稀、说话声音低微等脾虚症状的人要少食。如果患有胃溃疡、胃酸过多,也不宜吃,否则可能会使症状加重。
2 脾虚的人还忌食: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
如苦瓜、黄瓜、冬瓜、茄子、空心芹菜、笕莱、茭白、葛笋、金针菜、柿子、香蕉、批把、梨、西瓜、绿豆腐、肢麦等。其中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有鸭肉、猪甲鱼肉、牡颇肉、牛奶、芝麻等;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有养山檀、萝卜、香菜等。
三、脾虚的人吃些什么食物好?
宜食:具有补脾益气、醒脾开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灿米、锅巴(焦锅)、意米、熟藕、粟子、山药、扁豆、证豆、葡萄、红枣、胡萝卜、马铃薯、香菇等。
脾虚的人吃些什么食物好?
①粳米粥。
粳米50克,葡萄干10克,以适量清水先煮粳米至九成熟,加入葡萄干,共同炖煮至稀烂即可。
②番薯。
俗称甘薯、山芋、红薯。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纲目拾遗》认为番薯能“补中,暖胃,肥五脏”。脾虚之人,可用番薯当主粮,常食之。
③大枣。
性温,味曾,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早在两干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大枣安甲养脾”的记载。李时珍称“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对脾虚便搪、胃弱食少、气血不足之人,最宜经常服用大枣。
健脾也可用山药、白术、意米、土豆、白扁豆、红薯等,通常是长在地里深处的都可以健脾。用它们熬粥、婉肉、单煮均可,如果放一点荷叶,效果会更好。2018-09-28
脾虚的症状有五个方面:1、食欲不振,明明没吃什么东西甚至有很强的饥饿感,可就是食不下咽,总觉得吃什么都没有胃口。2、宿便不正常,早起排便发现大便形状成软烂,黏腻的感觉。这都说明一个人的脾胃失和,是脾虚的表现之一。3、舌苔有明显的齿痕,如果是健康的人舌苔应该是轻薄而又干净的,但是如果脾虚或者出现其它变化的话都说明素体抱恙。比如说舌苔有明显的齿痕,面色发黄。4、湿气重,脾虚的人经常会有下肢水肿,体重在短时间之内剧增。5、早上起来不舒服,如果经常早上起来感觉头晕脑涨等不舒服的感觉的话,则说明这个人的脾胃功能不是很好。脾虚还表现在运化失常,出现营养障碍引起腹泻,怕冷,女性还会出现白带异常,闭经等。调理可以试试得常渭保茶,温和养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人群饮用。2019-05-22
中医专家指出,脾虚首先和饮食不节有关,吃饭没规律、暴饮暴食或饥一顿饱一顿,都可能导致脾虚。中医专家指出,脾虚首先和饮食不节有关,吃饭没规律、暴饮暴食或饥一顿饱一顿,都可能导致脾虚。
脾虚的症状:
1. 手脚冰冷:很多人会在冬天的时候,虽然衣服已经穿的很多了,但是手脚还是一直处于冰凉的状态。不管穿多少都不管用,这也是脾虚的一个表现。
2. 贫血:脾虚的女性还很容易会出现贫血,蹲下突然站起来的话整个人都会头晕目眩的,一个不小心还可能会栽倒,引起严重的后果。
3. 宿便黏腻:如果你早起排便的时候,便便没有形状,并且很黏腻充不下去的话。多半就是脾虚了,说明你的消化功能出现问题了。
4. 胸闷气短:早上刚气床的时候会感觉喘不过来气,甚至是头晕脑胀的。这也直接的反应了你的脾胃功能很虚弱。
5. 食欲不好:身体内的湿气过多的话,最受伤的就是我们的脾了,脾主管的功能就是消化和吸收,一旦这两个功能失灵了。就会导致吃啥啥也不消化,引起没有食欲的情况出现。并且也会影响到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营养物质没法吸收。2019-05-23
中医脾虚证是指中医所称之脾脏虚弱而引起的病证,其病情虽较繁杂,但就笔者长期的临床观察,主要有呕吐、泄泻、水肿、出血等,我在治疗方面积累了点滴经验,现略述如下:
脾虚呕吐证见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治宜健脾和胃止呕,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脾虚泄泻证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肠道所致,治宜健脾渗湿止泻,方选参苓白术散化裁。
脾虚水肿证见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脾虚水肿由脾虚水停,泛溢肌肤所致,治宜温脾利水消肿,方选实脾饮加减。
脾虚出血证见便血紫黯,甚则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脾虚出血乃脾气虚弱,血失统摄为罹,治宜健脾益气摄血,方选归脾汤加减。
此外,脾虚之人还宜服食山药、粟米、高粱、青稞、蚕豆、狗肉、羊肚、鸡肉、青鱼、鲢鱼、乌鱼、鲂鱼、白鱼、银鱼、鳜鱼、白木耳、花生、黄芪、紫河车、白术、甘草等
脾虚者根据其宜忌原则,应当忌食或少吃阿胶、马奶、牛奶、海参、甲鱼、螃蟹、蛤蜊、蚌肉、蚬肉、鳆鱼、芝麻、荞麦、柿子、柿饼、荸荠、柑、橘、香蕉、桑椹、无花果、猕猴桃、西瓜、甜瓜、海松子、柏子仁、生萝卜、水芹菜、落葵、菊花脑、茼蒿、菠菜、莼菜、发菜、蕺
菜、地瓜、丝瓜、生菜瓜、生黄瓜、紫菜、地耳、金针菇、草菇、菊花、金银花、地黄、决明子、西洋参、胖大海、薄荷等。2020-02-05
脾虚的症状
总体特征:食欲减少。身倦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或苍白。
1、脾气虚症状:食后脘腹胀满,大便溏薄,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舌苔浅白。
2、脾阳虚症状: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气怯,四肢不温,面目无华或浮肿,大便溏稀,小便短少或白带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
3、脾气下陷症状:头晕目眩,言语低怯、自汗、食入则胀、腹坠,便意频、小便淋沥不尽。有气陷临床表现,如久泄、脱肛、子宫脱垂等。
4、脾气不统血症状:心悸气短、晕眩不寐,有慢性出血临产表现。如流鼻血、月经过多、崩漏、便血、皮下出血等。2021-09-29
脾虚症状:
1、中气下陷:如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
2、脾不统血:多见于慢性出血的病证,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见脾气虚弱的一些症状。
3、脾气虚:腹胀纳少,食后胀甚,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言懒语,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舌苔淡白。
4、脾阳虚:大便溏稀,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暗,行寒气怯,四肢不温,面目无华或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
脾虚需用中药调理改善比较好,可以喝鏛渭寳茶,每天两袋改善肠胃虚弱情况。2020-01-21
脾脏具有消化食物的功效,主要是把饮食里面的营养价值全部运输到身体的各个器官,一旦出现了脾虚,势必会导致慢性疾病接踵而来,脾虚的症状都有哪些呢。对于脾虚的患者来说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期间避免吃一些生冷的蔬菜和水果,多喝一些生姜茶,要保持轻松乐观以及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样才能够保持阴阳的平衡,让气血变得更加通畅,帮助食物消化和吸收,另外也应该适当的锻炼身体,对腹部进行按摩,这样能够帮助脾胃的正常运行。还可以尝试一下尝渭宝茶来进行调理。
脾虚的症状:
1、导致大便溏稀或者便秘
一般脾虚的患者没有任何的食欲感,嘴巴里面没有味道,脾对于食物的消化及吸收是至关重要的,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有可能会伴随着脾虚的症状。脾虚的人群一般都会有大便溏稀,但是有一部分会出现便秘以及大便干结,是因为脾虚导致肠胃没有动力。
2、总是流口水
一般脾虚的人群会出现记忆力减退,头晕,睡眠质量下降,也有一部分人群会出现不自觉的流口水。在正常情况下口水并不会外溢,当脾虚不能更好的吸收口水时,就会出现睡觉流口水的症状。
3、肥胖或者身体的消瘦
当脾虚时会让患者全身没有力气并且气短汗多,下肢体容易出现水肿的现象。脾气不能正常运化就不能够吸收食物里面的营养,从而导致身体消瘦。脾虚会生湿,湿气长时间淤积在身体里面导致身体肥胖。
4、出现眼袋
当脾虚时会导致患者眼袋过大不能更好的消除,因为脾胃具有运化水谷的功效,当脾胃功能出现异常时,势必会导致眼部周围的肌肉出现松弛,影响了脂肪的代谢,同时也会导致水湿运化不顺畅,最终引起眼睑下垂。
5、白带过少或者过多
当女性患上妇科炎症时也会导致脾虚,脾虚会引起女性的月经量、白带出现异常的情况。当脾虚引起气血不足时会让患者月经量减少,子宫内膜太薄,脾虚不能固经血时会导致月经量增多。
6、胃部出现不规律的胀痛
脾虚会让患者全身没有力气,胃部胀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脾虚的人群工作比较繁忙时会影响到身体的气机运行,最终引起中气不足,让患者吃了食物之后腹部胀痛。2019-12-05
脾虚主要表现就是消化不好吧,脾主运化,脾虚那吃的饭就不能养人,会出现大便或干或稀等症状。胃寒症状因人而异吧,不利于消化是一定的,有的还有受不了凉风与寒凉食物等情况。脾胃的问题需要慢慢调养,在这问题上,食补搭配中药调理效果可能要好一些,建议可以喝常菋媬茶,温脾散寒,滋养脾胃。2019-11-22
您好,脾虚的具体表现非常多,我先从外表开始谈起
1. 皮松肉垮,脂肪囤积
2. 胸部下垂,臀部的微笑曲线消失
3. 脸部线条下垂,出现腮帮肉
4. 出现鱼尾纹,法令纹
5. 眼窝凹陷,双眼皮变内双
6. 出现眼袋
7. 脖子出现火鸡纹
8. 青葱手指变鸡爪
除了外表上看得见的老化,还有以下具体表现跟脾虚有关,来掌握一下吧。
1. 走路速度不快
2. 排便无力,大便不成形
3. 说话声音小,有气无力
4. 很容易疲劳
5. 少食而肥,光喝水也会发胖
6. 食量小,食欲差
7. 血压偏低
8. 吃饱就困
如果还是不确定,可以去医院咨询一下,2020-03-03
成人脾虚表现为:饭后肚子胀胀的、舌苔厚、口臭、唇干、容易感冒、睡觉流口水、头晕目眩、乏力、脸色发黄、唇色暗淡、爱生气、压力大、思虑过重。儿童脾虚表现在:厌食、长不高、学习压力大、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感冒、容易便秘。
2020-08-07
脾虚分为脾气虚,脾阳虚,建议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补充维生素,增强免疫力。同时要注意休息,不可以过于劳累2019-10-29

2020-12-29

2021-01-18
mcxzy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4-09-20 10:59:1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