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吃什么补肾阴虚

三伏天宜喝黄芪粥
  吃黄芪,宜用清淡之方。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喝黄芪粥。黄芪粥,古已有之。在苏轼的诗中,就曾提到过他在大病初愈时喝黄芪粥的事情。那年他三十九岁,谪居密州。当时“斋居卧病禁烟前,辜负名花已一年”,故用“黄耆煮粥荐春盘”。这是用黄芪粥来补养病后虚弱的身体。
做黄芪粥,要注意黄芪本身是不能吃下去的。要把黄芪通过中药的“三煎三煮”方法熬成药汁。用这个药汁加大米煮粥。黄芪粥的提气作用很强,最适宜早上喝。喝完之后,一整天都会感到精神十足。以下是黄芪粥的做法。
  取黄芪约30克,加10倍的清水浸泡半小时,连水一起烧开,中火煮30分钟,将药汁滗出备用。再加等量的清水烧开后煮15分钟,再次滗出药汁,重复上面的动作。将煮过的黄芪药渣捞出扔掉。将三次煮的药汁放在一起,放入约100克的大米,煮成稀粥即成。
  三伏天吃羊肉养阳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传统,三伏天里吃羊肉,有一定的养生依据。春夏吃羊肉养阳,等到冬天,手脚不易冰冷。有些人伏天时内有积热,食用羊肉汤后,全身大汗淋漓,可驱走五脏积热。不过,凡事都讲究一个度,伏天吃羊肉并非多多易善,也并非人人都适合这样的养生方法,尤其是一些热性体质的人,切莫随意尝试。
  据《本草从新》记载:“羊肉能补虚劳,益气力,壮阳道,开胃健力。”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湿度最高的季节,此季节人体阳气也最为充足,加之自然界也是一派火热,喝羊汤可以形成“内外夹击”,使体内寒气驱逐体外,能起到温中散寒、温补气血的功效,因而夏季是‘冬病’最佳的治疗时机。在夏天适当的吃点热性食物对身体健康是有益的。从中医营养学的角度看,羊肉味甘性温,可益气补虚,补血助阳,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历来被视为补阳佳品。
  三伏天吃姜补阳气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具有温补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点姜,补补阳气。生姜性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各种功效。三伏天喝姜茶的最佳时机也来到了。生姜4片,大枣4枚,红糖适量,同放入杯中沸水冲泡,一杯温胃散寒的姜枣茶就沏好了。喝姜茶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保健方法,现在也似乎越来越流行。姜茶一年四季都可以喝,但是夏天是最适宜喝姜茶的季节。2018-11-07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2:55:5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三伏天养生补肾,可以吃山药、荔枝和鲈鱼。1、山药 《本草纲目》说山药:“益肾气,健脾胃。”山药既是古老的中药,也是日常食物,它的作用是“平补脾肾”。山药多吃不会上火,适宜在夏天温补肾阳。脾虚、肺虚、肾虚者可长期食用,被誉为“天然补肾王”。2、荔枝 中医以为,荔枝味甘,性温,有补益气...

  • 三伏天养生适合吃莲子、生姜、薏米、苦瓜、绿豆等。夏季吃莲子可以养心护心,而且还能帮助你提高睡眠质量。另外,专家认为,三伏天天气闷热,人们容易心烦气躁,吃点安神的莲子可以平稳情绪。夏季吃姜可以防治腹泻,生姜中的成分还可以防暑降温,湿热体质的朋友吃姜还可以去除湿热,保健身体。中医认为薏米具有利...

  • 传统中医认为鸭肉味甘,性寒凉,能补虚、消毒热、利水道。就是说鸭 有补虚、滋阴清热、利小便的作用,能治疗虚损性疾病及阴虚内热和水肿一类的疾病。炎炎夏日,很多人口干舌燥,心中烦热,进食能养阴清热的鸭肉确实是应季养生之举。在中医看来,肉禽类一般多属温热性,但鸭子长期在水中活动,吃的食物...

  • 三伏天可以吃西洋参。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出汗较多,消耗较大,睡眠又少,故宜选用养阴清补之品,这时服用西洋参最合适。而在秋冬季节,人容易出现湿病,就不适宜服用西洋参。西洋参的具体功效 1、西洋参性凉味甘,凉能清热,甘凉相合,既能清热养阴,又能生津止渴,临床上用来治疗气虚津亏伴有阴虚内热的...

  • 1、六味地黄丸是医圣张仲景的“肾气丸”演化来的,名字上标有六味,这六味分别是薏苡仁、丹皮、泽泻、淮山药、山茱萸和熟地,在其中,薏苡仁、丹皮、泽泻是三味泄药,而淮山药、山茱萸和熟地是三味补品,这补品的使用量是超过泄药的。2、六味地黄丸的关键功效便是补气补血,能医治因为肝肾阴虚造成的...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