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艾灸哪里

1 落枕艾灸取穴 风池穴:在后颈部,后头骨下两侧,两条大筋外缘,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平耳垂处。
肩井穴:该穴位位于肩上,大椎穴(后正中线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取穴时低头,取后颈部最高点与肩部最高点连线的中点即可。
大椎穴:正坐低头时,人体颈部下端最高点,即第七颈椎棘突,其下凹陷处。
落枕穴:在手背侧,第二,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
天柱穴:在颈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的发际凹陷中,取穴时摸到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脖子处那块突起的肌肉,即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即为此穴。

2 落枕艾灸治疗方法 气滞血淤型落枕 主要症状:晨起颈项酸痛,活动不利,头部歪向患侧,活动室疼痛加剧,局部压痛明显,有时可触及硬结,舌暗。
艾灸疗法: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取阳陵泉,三阴交,大椎穴及患部阿是穴施灸。
艾灸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风寒阻络型落枕 主要症状:颈项背肩酸痛,拘紧麻木,可见头痛,恶风怕冷等风寒表证,舌淡苔白。
艾灸疗法:1.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取风门,列缺,患侧凤池,肩井,大椎,落枕及患部阿是穴施灸。如疼痛牵及肩胛,腋后者,与俯卧位加灸天宗,后溪穴,牵及肩头,上臂者,加灸外关,中渚穴施灸。2.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取天柱,大椎,风池,阿是穴。3.患者取坐位,取双侧风池穴施灸。
艾灸功效:舒筋活络止痛。

3 落枕艾灸操作方法 艾条温和灸:将艾条点燃,施灸者手持艾条垂直悬起于穴位之上,离皮肤3-4厘米,直接照射,以病人觉得温热舒服,至微有热痛感觉为度,使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分钟。
艾炷隔姜灸:选取新鲜老姜一块,沿生姜纤维纵向切取,切成厚0.2-0.5里面的姜片,大小根据穴区部位和选择的艾炷大小而定,中间用三棱针穿刺数孔,施灸时把姜片放在所选穴位皮肤上,置大或中等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炷施灸,待患者感到局部有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每穴灸3-5壮。
艾灸的时候要注意集中思想,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烧伤皮肉,并且要坚持治疗。

4 落枕艾灸多久可以好 一般来说,落枕症状较轻的患者,只需一天艾灸1-2次,症状较重的患者,长时间不愈的患者,一天艾灸3-4次,直到症状好转为止。

2022-12-25
mcxzy 阅读 29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9:29:0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落枕艾灸取穴风池穴:在后颈部,后头骨下两侧,两条大筋外缘,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平耳垂处。肩井穴:该穴位位于肩上,大椎穴(后正中线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取穴时低头,取后颈部最高点与肩部最高点连线的中点即可。大椎穴:正坐低头时,人体颈部下端最高点,即...

  • 落枕可灸天柱穴。天柱穴位于颈部,是治疗落枕的一个有效穴位。落枕是由于颈部肌肉或软组织的紧张或拉伤引起的疼痛,常常导致颈部活动受限。通过刺激天柱穴,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减轻疼痛,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具体来说,天柱穴位于颈部两侧的肌肉凸起处,即颈椎与肩胛骨之间的区域。在针灸疗法中,可以通...

  • 通常可以直接取艾条悬起灸,或者雀啄灸颈项部,也可以选择针刺外劳宫、阿是穴、后溪、颈夹脊等穴,并配合温针灸进行治疗,可以通调颈项部经络气血,舒筋、活络、止痛,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此外,还可以配合拔罐、耳针、红外线照射等,也解除患者颈项部肌肉痉挛的问题。

  • 按摩手背上的落枕穴位(中指与食指骨间),用大拇指或食指指腹来回按压。也可用手指按压疼痛肌肉,同时轻轻按揉,并辅以头部运动,如左右转动、上下晃动等。艾灸 将艾灸作用于后溪穴,约十分钟后即可明显缓解疼痛。刮痧 患者可采取坐姿或趴姿,用刮痧板在颈部和背部穴位进行刮痧,具有活血作用,可缓解落枕不...

  • 2、艾灸 艾灸外劳宫穴的方法:用艾条温和灸治外劳宫穴3-5分钟,一天一次,可以缓解治疗消化不良、小儿脐风等 注意事项:穴位按摩仅对缓解部分症状有一定效果,如症状已严重,应尽早就医。【养生建议】有些人一旦落枕,就想快速解决,于是去非正规的医疗机构按摩处理,落枕要恢复,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手法复位...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