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阳盛必阴虚吗?阴虚必阳盛吗?

这样理解是错误的,给你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帮助你理解,假设:正常人--阳100,阴100;阳盛--阳>100,阴100;阴虚--阳100,阴<100。如果阴、阳不过高过低,人体会自我调节或者可以简单饮食调节一下,例如夏天大街上溜达,会出很多汗,这就是有点阳盛,你吃点冰棍或者来碗绿豆汤就ok了;但是如果超过正常机体能调节的范围,就会引起强烈的不适,我们口中的阳盛或者阴虚就来了。2011-10-29
无,阴虚可以阳亢,阳虚可以阴盛。也有阴阳俱虚,亡阴亡阳之证存在。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指的是,阴不足,可以出现一种类似阳亢的症状,不一定真有阳亢,也不一定没有阳亢,有患者甚至可能出现火旺。阳不足,可以出现一些类似阴盛的症状,不一定真的阴盛,也不一定没有阴盛,有患者甚至出现畏寒。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和涉及脏腑,阴阳消长的变化不是完全对应的。比如肝阴肾阴乙癸同源,肾水可以上滋心阴抑制心火,但肝阴与心阴对应关系就不是这样了,其中医理比较复杂。总之,阳盛可以导致阴虚,阴虚可以导致阳盛,但不尽然。治则如王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2011-10-27
不是,这种理解是错误的。2011-10-27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7:18:2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临床实践中,阳虚可能导致阴寒过盛,出现虚寒症状,即阳气虚弱,阴寒盛长,表现为畏寒肢冷、小便清长等;阴虚则可能导致阳热过盛,出现虚热症状,即阴气虚弱,阳热盛长,表现为潮热盗汗、心烦失眠等。中医强调阴阳平衡的重要性。如果阴气不足,阳气相对过剩,就像火多而水少,最终可能导致阴阳失衡,甚...

  • 中医理解疾病的产生就是阴阳失去平衡,偏盛或者偏衰的结果.阳盛必有阴虚,阴盛必阳虚。阳盛则滋阴,阴盛则补阳,或泄或补,寒因寒用,热因热用。正治法,反治法。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望闻问却,辨证施治。远古中医能够传承,实在有它的博大精深。

  • 阳盛则阴虚,阴虚则阳盛。《素问·调经论篇》中提到,如果劳倦过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能正常运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就会导致内热。相反,如果阴盛则生内寒,因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导致血液凝滞。阳气过于旺盛则会产生热,阴气过于旺盛则会产生...

  • 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平衡是健康的基础,当阴不足时,阳气会相对过剩,导致阳盛。阳盛是指体内阳气过度旺盛,脏腑功能亢进,邪热过盛的一种病理状态。阳盛则热的原因包括:温热阳邪的侵袭,阴邪化热,情绪波动导致的火气过旺,以及气滞、血瘀、痰湿、食积等因素导致的热气上升。阳盛的症状通常表现为明显的实...

  • 医学上的“阴虚”与“阳虚”指的是人体内部阴阳平衡状态的异常。其中,“阴虚”是指身体内部阴液不足,常见于肾、肺、心等脏器。表现为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咽干喉痛、耳鸣耳聋、遗精盗汗、足跟痛等症状。患者舌质红、少苔、脉细数,通常伴有心烦、失眠多梦、消瘦等表现。而“阳虚”则是指身体内部阳气...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