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理解是错误的,给你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帮助你理解,假设:正常人--阳100,阴100;阳盛--阳>100,阴100;阴虚--阳100,阴<100。如果阴、阳不过高过低,人体会自我调节或者可以简单饮食调节一下,例如夏天大街上溜达,会出很多汗,这就是有点阳盛,你吃点冰棍或者来碗绿豆汤就ok了;但是如果超过正常机体能调节的范围,就会引起强烈的不适,我们口中的阳盛或者阴虚就来了。2011-10-29
无,阴虚可以阳亢,阳虚可以阴盛。也有阴阳俱虚,亡阴亡阳之证存在。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指的是,阴不足,可以出现一种类似阳亢的症状,不一定真有阳亢,也不一定没有阳亢,有患者甚至可能出现火旺。阳不足,可以出现一些类似阴盛的症状,不一定真的阴盛,也不一定没有阴盛,有患者甚至出现畏寒。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和涉及脏腑,阴阳消长的变化不是完全对应的。比如肝阴肾阴乙癸同源,肾水可以上滋心阴抑制心火,但肝阴与心阴对应关系就不是这样了,其中医理比较复杂。总之,阳盛可以导致阴虚,阴虚可以导致阳盛,但不尽然。治则如王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2011-10-27
不是,这种理解是错误的。201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