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是各型患者的共同症状,根据病因、病程、素体差异,可表现为心气虚证、心血虚证、心阴虚证、和心阳虚证。
2016-05-14
2016-05-14
1. 心虚在中医理论中分为心阴虚、心气虚、心阳虚等类型,其临床表现各异。常见的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呼吸不畅等。2. 针对心虚的治疗需根据具体症状和舌脉情况进行,常用的药物包括天王补心丹,但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3. 脾虚通常是由于饮食不当导致的脾脏功能受损,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虚是心功能不同的三种状态,各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心气虚寒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脉象细弱或出现间歇。面色苍白,精神疲乏,容易出汗,舌色淡且胖大,舌苔呈现白色。心阳虚则表现为心悸、呼吸急促,稍动则加剧。更严重的症状包括心痛,如同西医中的心绞...
心血虚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心悸怔忡,患者即使静卧也无法缓解这种不适感。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无华,唇舌颜色也显得较为淡薄,脉象则表现为细弱或有间歇。这类症状常常伴随失眠多梦,容易受到惊吓,记忆力减退等情况。患者长期会出现心慌气短,情绪低落,并且容易出现异常出汗的现象。在消化系统方面,心血虚还...
心血虚多为久病体弱、血液生化不足;或长期慢性失血;或因劳倦过度,导致心血耗损。心血不足,日久常可导致肝血不足或脾气虚弱引起两脏的功能失调。心血不足,由于血脉流行不畅可致气滞;心血虚损进一步发展,又可导致心阴暗耗而出现虚火内扰等症。临床表现 心悸是各型患者的共同症状,根据病因、病程...
1. 心虚胆怯导致的临床表现包括心悸不宁、易惊恐、坐卧不安、失眠多梦且易惊醒,以及对声响的恐惧。舌头多正常,苔薄白,脉象表现为数或细弦。治疗原则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2. 心血不足的临床表现有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苍白或萎黄、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头淡红,苔薄白,脉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