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的发展

方剂学是研究中医方剂的组成、变化和临床运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方剂学的内容包括方剂的组成原则、药物的配伍规律、方剂的组成变化、剂型及方剂的用法等。方剂按照一定结构组成后,在临床运用过程中还必须根据病证的不同阶段,病情的轻重缓急,患者的不同年龄、性别、职业,以及气候和地理环境作相应的加减化裁,方能达到切合病情、提高疗效的目的。方剂的加减变化包括药味加减、药量加减和剂型更换。药味加减变化是指方剂在君药、主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兼证或次要症状的增减变化而相应地加减臣药和佐药,若因药味加减而引起君药和主证改变时,则属另行组方。药量加减变化是指由相同药物组成的方剂,由于加减其中某些药物的剂量而使方剂的功效和治疗范围有所扩大或缩小,若因药量的增减而使方剂的君药和主证完全改变时,也属重新组方。剂型更换变化是指同一方剂,由于选用不同剂型而使治疗作用发生相应变化。 方剂是按照医师处方为某一位患者专门调制,并且明确指出用法用量的药剂。需要注意的是方剂不同于制剂。在中医学中,是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当的中药,按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妥善配伍而成。

2016-05-18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3:17:5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温病学派的建立,如叶天士、薛雪、吴鞠通等医家,对治疗温热病的方剂贡献良多。近代以来,随着西医的传入,中西医结合成为潮流,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展示了新思路。新中国成立后,对古代方剂和民间验方进行了整理与发掘,推动了古方新用和创新方剂的发展。

  • 金元时期的刘、张、朱、李四大医家各有所长,推动了方剂运用的创新。宋代局方流行,金元时提倡临证拟方,出现了时方与经方的对立。清代方论专著繁多,如《医方考》与《删补名医方论》等,丰富了方剂理论研究。温病学派如叶天士等人的贡献,为治疗温热病提供了有效方剂,促进了方剂学的进一步发展。西医...

  • 综上所述,中医美容学萌芽于秦汉,形成于隋唐,丰富发展于宋明。中医美容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其美容方剂也是内容浩博的。今天,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对影响身体健康的疾病需要有效的治疗,而且对影响人体外在美的因素也需要医学提供更多的保障,因此,深入研究、发掘祖国医学宝库中有关美容的...

  • 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的《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方书。书中收载临床各科医方283首, 还记述有汤、丸、散等剂型。在《汉书.艺文志》中载有经方十一家,其中除有大量当时医家的经验方外,还有方剂专著《汤液经法》,对方剂理论进行了初步总结。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已有关于如何选择剂型...

  • 方剂学是研究中医方剂的组成、变化和临床运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方剂学的内容包括方剂的组成原则、药物的配伍规律、方剂的组成变化、剂型及方剂的用法等。方剂按照一定结构组成后,在临床运用过程中还必须根据病证的不同阶段,病情的轻重缓急,患者的不同年龄、性别、职业,以及...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