疳积上目·脾肾阳虚证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定义 4 症状 5 关于疳积上目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疳积上目·脾肾阳虚证的方剂 2 治疗疳积上目·脾肾阳虚证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疳积上目·脾肾阳虚证 1 拼音 gān jī shàng mù ·pí shèn yáng xū zhèng
2 英文参考 infantile malnutrition involving eye with spleen kidney yang deficiency patter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疳积上目·脾肾阳虚证(infantile malnutrition involving eye with spleen kidney yang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脾肾阳虚,以白睛干燥无泽,黑睛混浊呈乳白色,形寒面白,四肢不温,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舌淡少津,脉细无力为常见症的疳积上目证候[1]。
4 症状 疳积上目·脾肾阳虚证患者白睛干燥无泽,黑睛混浊呈乳白色,形寒面白,四肢不温,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舌淡少津,脉细无力[1]。

5 关于疳积上目 疳积上目(infantile malnutrition involving eye;keratomalacia)为病证名。《秘传眼科龙木论》对本病记载较早[2]。又称小儿疳眼(见《卫生宝鉴》卷十)、疳毒眼(明·倪维德《原机启微》)、疳眼(出《龙木论》)、疳涩眼(出《儒门事亲》)、小儿疳眼外障(出《秘传眼科龙木论》)、小儿疳伤眼目(见《银海精微》)、疳病攻眼症(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疳疾上目(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是指由小儿疳积引起,以早期出现夜盲,继而眼珠表面干燥,失去光泽,黑睛呈灰白色胶冻样混浊,甚至糜烂破损,并伴黄液上冲为主要表现的眼病[3]。如不及时医治,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疳积上目相当于西医的角膜软化症[2]。
2022-10-08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02 14:39: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定义:齿龈、舌体、两颊、上颚等处出现黄白色溃疡,疼痛流涎,或伴发热为特征。溃疡面积较大,上复糜腐,称为“口糜”。溃疡只发生在口唇两侧,称为“燕口疮”。好发年龄:婴幼儿。口疮之名最早见于《内经》。病位在心脾胃肾 病因病机:风热乘脾、心脾积热、虚火上炎。分证论...

  • 高风雀目·脾肾阳虚证(highwindsparrow eye with spleenkidney yang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脾肾阳虚,以夜盲,视野缩小,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耳鸣耳聋,阳痿早泄,女子月经不调,量少色淡,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为常见症的高风雀目证候[8]。 5.1.1.1 症状 夜盲,视野缩小,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耳鸣...

  • 你好,脾不好可以多吃健脾的中药或者食物。脾不好则水谷精微无以传输运化,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就得不到濡养,从而出现面色萎黄、精神疲惫、身倦乏力、食后困倦、食少乏味;或食后作胀,大便溏泻;或谷食不化、四肢欠温、气短怯冷,妇女脾虚带下;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脉细弱无力等一系列脾虚表现。

  • 痿证特征是“手足软弱无力,行动不灵”。痹证特征是“关节肿痛,肢体动作困难”。热邪壅肺可引起“鼻翼煽动”。肺胃热毒导致“咽喉红肿溃烂”。肝风内动可见“横目斜视”。小儿慢脾风多现“昏睡露睛”。肾精耗竭可见“瞳仁扩大”。黑珠属肝称“风轮”。白珠属肺称“气轮”。瞳仁属肾称“水轮”。筋...

  • 5.1.1 脾肾阳虚 高风雀目·脾肾阳虚证(highwindsparrow eye with spleenkidney yang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脾肾阳虚,以夜盲,视野缩小,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耳鸣耳聋,阳痿早泄,女子月经不调,量少色淡,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为常见症的高风雀目证候[8]。 5.1.1.1 症状 夜盲,视野缩小,面色萎黄,神疲...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