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胃湿热吃什么药

问题一:肝胆脾胃湿热.吃什么药能去湿热 苛刻椒倥肺静脉墒毯

问题二:有脾胃湿热兼肝胆湿热应该吃什么药最好 最好去看中医,可以服用陈李济补脾益肠丸,还有,最好食疗辅助下,山药,土豆,胡萝卜,红枣,生姜对你都有好处。

问题三:肝胆脾胃湿热吃什么中药好 脾虚的人一般不会引起口臭,但在我们临证时也有一些脾虚的人就是出现了口臭。原因是脾虚者多吃一点食物容易产生饮食积滞现象,食积的人有的会腹泻,有的反而便秘,腹胀满 ,两叁天不解大便,若属后者就会出现口臭。
可 以 喝 pi泰茶 ,能 健 脾 和 胃

问题四:湿热,肝胆脾胃 脾胃湿热是湿热内蕴中焦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脘腹痞闷,呕恶,厌食,肢体困重,大便溏泻,小便短赤不清;或面目肌肤发黄,色鲜明如橘子,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而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肝胆湿热是湿热郁结肝胆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大便不调,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或身目发黄或寒热往来,或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热痛,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 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的共同点 1 病因相同: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偏嗜肥甘厚腻,酿湿生热所致。 2 都有纳呆,呕恶,腹胀等脾胃症状。 3 二者可有黄疸的症状。黄疸是由湿热熏蒸,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肌肤所致。二证如出现黄疸,皆为阳黄。 4、望舌苔均为舌红苔黄腻湿热之象。 二者的不同可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1 湿热偏重不同。虽然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之病因均为湿热,但湿热偏重不同。脾胃湿热湿重于热,湿的表现如肢体困重,纳呆,腹胀,大便溏泻表现明显。热的表现相对较轻。肝胆湿热热重于湿。热的表现如身热,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的表现明显,而湿的表现相对较轻。 2 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都有脾胃功能失调的症状,如腹胀,纳呆,呕恶。肝胆湿热产生上述症状是因为肝气横逆犯胃。脾胃受病,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呆,呕恶。故脾胃症状相对较轻。而脾胃湿热是因湿热之邪蕴结脾胃,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常,致腹胀,纳呆,呕恶。故脾胃症状相对明显。肝胆湿热多兼有脾胃症状。而脾胃湿热则不兼胁痛,口苦等肝胆症状。 3 肝胆湿热因湿热郁结肝胆,疏泄失职,肝气郁滞,不通则痛,故胁肋部胀痛不适,而脾胃湿热为脘闷腹痛症状,无胁肋胀痛的症状。且肝胆湿热有湿热下注的症状,如阴囊湿疹, 潮湿,睾丸肿胀,坠痛。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症状。脾胃湿热则无这些湿热下注的症状。 4 从治疗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的疗程来看,脾胃湿热的疗程较长。愈后较少复发。肝胆湿热虽疗程较短,但屡有发作。因脾胃湿热湿大于热,湿邪致病的特点是病程较长,故缠绵难愈。2022-11-15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7:04:4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茵陈五苓散的配方为茵陈6克、白术12克、赤茯苓12克、猪苓15克、桂枝7克、泽泻15克,适用于湿热黄疸、湿重于热、小便不利的症状。龙胆泻肝汤则由龙胆草6克、黄芩9克、山栀子9克、泽泻12克、木通9克、车前子9克、当归8克、生地黄20克、柴胡10克、生甘草6克组成,主要用于治疗肝胆实火上扰,症状...

  • 1、药物:肝火旺可以服用龙胆泻肝丸或者丹栀逍遥散等药物,湿气重通常可以服用祛湿药物。祛湿的药物较多,不同部位的湿气采取不同的方法。肝胆湿热可以服用龙胆泻肝汤,脾胃湿气重表现为腹胀、纳呆、消化不良等,可以服用平胃散进行治疗。下焦湿热可能出现大便溏泄、阴囊潮湿、白带增多、下肢沉重等,可以服用...

  • 对于肝胆湿热的治疗,可以根据湿热程度选择不同的药物。如湿重可使用菌陈五苓散、六一散、平胃散等;热重则可选龙胆泻肝汤、连朴饮、茵陈蒿汤等。治疗时需根据具体病情对症用药。肝胆湿热患者可以尝试一些食疗方,如黄花菜瘦肉汤、黄花菜粥、黄花菜饮、五汁饮和板蓝根菊饮等,这些食疗方有助于清热凉血...

  • 胃肠湿热吃当归苦参丸、藿香正气丸、龙胆泻肝汤、地榆槐角丸、白虎加苍术汤、三金片等药物治疗。患者出现胃肠湿热后,首先应结合自身的临床症状来选择药物服用,如服用不当还会导致症状加重。肺胃湿热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嗓子疼痛、舌苔白厚、午后低热、面部痤疮等一些表现,治疗时可选择中药当归、苦参丸治疗。

  • 肠胃湿热常用的药物有枫蓼肠胃康、葛根芩连丸、三黄片等,还有清肝胆湿热的药物,比如龙胆泻肝汤、消炎利胆片,可以起到清热利湿作用,对肠胃湿热有一定治疗作用。根据以下不同的肠胃湿热情况,患者可以选用不同药物治疗:1、如果出现腹痛、腹泻、便脓血,患急性痢疾或者溃疡性结肠炎,辨证为湿热阻滞,可以用...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