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的中药方

  脾为后天之本,乃气血生化之源。脾旺者,气血亦旺;生机不绝,虽病可愈。若脾虚,不欲饮食,则“谷气竭,命乃绝”。凡病:能食者,易愈;恶食者,难疗。因此,补脾是临证中十分重要、十分常用的主要方法之一。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补脾的 中药 方
  常用的补脾 方剂 有六首,即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小建中汤、理中汤、归脾汤等。要想准确使用这些方剂,需知各方剂之间的共性与差别。
  土者,滋生万物,养育万物。五脏之中,脾居中, 属土 ,生化气血,灌溉四方。人体各部所需之气血,皆受供于脾胃所运化之水谷精微。脾气一虚,诸脏亦损。
  气血两虚者,责之于脾;阴阳两虚者,责之于肾。
  脾之为病,气虚为先。少气则无力,故周身倦怠乏力乃气虚第一主症,并可兼见气短、胸闷、低声懒言等症。脾气虚者,首选补中益气汤。此方单刀直入,以人参、黄芪大补中气,佐柴胡、升麻等轻灵之品升举清阳,补中有升,补而不滞,乃补气第一要方。
  四君子汤与参苓白术散亦补脾气,然重在健脾运脾,通过补脾之虚以化生脾之气。其病机特点在于脾虚不运,以食少纳呆、食欲不振、大便不调为主症。四君子汤气味浓烈,健脾燥湿,适合脾虚湿滞,便溏、苔厚之症;参苓白术散气味甘淡,偏于脾阴不足,大便成型,欲饮、少苔之症。另:久病脾虚之人,闻香气则欲呕,此时,补脾宜选用气味柔和之品,宜参苓白术散之类,而不宜选用四君子汤或香砂六君丸之类,以其香燥故也。
  小建中汤与理中丸皆能温补脾胃。凡饮食喜热,遇生冷则腹胀 腹泻 者,宜选此二方。小建中汤药性温润甘缓,在治疗脾胃虚寒的同时,还能缓急止痛,理中汤则专温脾阳。论“补”之力,理中汤不及于小建中汤,论“温”之力,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中焦虚寒兼气血不足以致 胃痛 、 腹痛 、心悸者,宜小建中汤;脾阳虚,完谷不化,大便溏薄,腹部胀满者,宜理中汤。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归脾汤补气亦补血,补脾亦补心,乃气血双补,心脾双调之方。脾气虚则倦怠乏力、食少纳呆,心血虚则多梦失眠,心悸易惊,遇此症者,归脾汤主之。
  健脾 养胃 的中药药方
  处方;法夏25g,黄芩15g,干姜10g,党参30g,炙甘草5g,川连12g,吴茱萸2g,乌贼骨40g,先煎浙贝母15g,木香砂仁各8g,后下柴胡12g,白芍 升麻各8g,枳壳10g,焦四仙各15g。
  三副水煎服 若服药后有口干现象则 甘草增用至10g, 白芍增用至12g,循序服之即可。
  也可用川连24g,吴茱萸4g,乌贼骨40g,浙贝母15g,升麻15g,共打粉装胶囊 每服5至8粒日三次餐前20分钟服用
  2,炒白术 茯苓 陈皮 党参 炙甘草 厚卜 淮山 鸡内金 枳壳 谷芽 山楂
  草豆蔻 藿香 佩兰
  养胃首先要健脾,胃和脾互为表里,
  胃主纳,脾主化;。也就是说胃是负责吸收食物,脾是负责运化食物的 营养 成分;
  胃主降,脾主升。完全的说法应该是胃主降浊,脾主升清, 消化 饮食就是脾胃协调升清降浊的过程。胃气以下降为顺,把初步经过“消”的饮食,继续推向下行,即所谓“降浊”,它和脾的“升清”作用是相反相成。如脾不升清就会导致胃气不降,就会出现呕吐等症状。
  补脾 食疗 法
  1. 气虚
  ① 益补食品:牛肉、羊肉、枸杞、鸡肉、猪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枣、鲫鱼、鲤鱼、鹌鹑、黄鳝、虾、蘑菇等。
  ② 相应膳食:怀山百合莲子汤;参药煨乳鸽;五香牛肉;花生米大枣烧猪蹄。
  ③ 忌食少食:荞麦、柚子、柑、金橘、金橘饼、橙子、荸荠、生萝卜、地骷髅、芥菜、薤白、君达菜、砂仁、菊花、茶叶及烟酒。
  ④ 忌食食品:山楂、佛手柑、槟榔、大蒜、苤蓝、萝卜缨、芫荽(香菜)、芜菁(大头菜)、胡椒、荜拨、中指、紫苏叶、薄荷、荷叶
  2. 血虚
  ① 补益食品:乌骨鸡、黑芝麻、胡桃肉、龙眼肉、鸡肉、猪血、猪肝、红糖、赤豆等。 ② 相应膳食:当归熟地乌骨鸡;怀山牛腩煲;怀菊带鱼;玫瑰怀菊露。 ③ 忌食少食:海藻、草豆蔻、荷叶、白酒、薄荷、菊花、槟榔、生萝卜等。 ④ 忌食 物品 :荸荠、大蒜。
2022-07-03
mcxzy 阅读 26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3:45:1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真武汤 真武汤也适用于脾肾阳虚的调理。其成分包括茯苓、芍药、生姜、白术和附子。使用前需将附子炮制,再与其他药材结合使用。此汤剂需煎煮后温水送服,每天三次。通过温阳散寒利湿健脾的作用,可全面调理身体,缓解脾肾阳虚引起的不适。四神丸 四神丸是另一经典中药方剂,在多部医书中均有记载,被视...

  • 此外,薏苡仁可适当增加,薏苡仁有利湿祛痰之效,且性平,适合长期服用。最终的方剂调整为:党参甘、平,益气健脾;白术苦甘、温,益气健脾;山药甘、平,益气养阴,补脾肺肾;茯苓、薏苡仁、白豆蔻化湿利水;陈皮、桔梗理气健脾,燥湿祛痰;香橼行气止痛;麦芽、神曲、山楂消食和胃;金银花清热解毒;甘草...

  • 五行健脾散的药效源自其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山药能补脾健胃;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效;薏米则能清热利湿、解毒;莲子可补脾止泻、益肾固精;芡实则能补脾止泻、固肾涩精。这些药材的协同作用,使得五行健脾散能够全面调理脾胃功能,改善身体不适症状。在服用五行健脾散的同时,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人参、党参、黄芪、枳实、厚朴、砂仁、白术等中药都有很好的调理脾胃作用。1、人参: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由于脾胃气血不足导致的黄褐斑、全身无力等症状;2、党参:具有补脾胃之气、生津养血的作用,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导致的全身乏力、易疲劳、气血不足等症状;3、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

  • 中药方剂健脾补肾汤的配方主要包括党参、白术、败酱草、大枣、乌梅各15克,黄芪20克,补骨脂、五味子、菟丝子、蒲公英、白芨和赤石脂各12克,以及木香10克和甘草5克。这些药材的选择既注重了补益功效,也考虑了治疗的针对性。此汤的主要功效在于健脾补肾,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患者如果出现左下腹痛或...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