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是什么?

huáng qí
黄芪,中药材名。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根。春、秋季采挖,除去泥土、须根及根头,晒至六七成干,理直扎捆后晒干。
功能主治为: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宫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药材性状
根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略扭曲,长30~90cm,直径0.7~3.5cm。表面淡棕黄色至淡棕褐色,有不规则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栓皮易剥落而露出黄白色皮部,有的可见网状纤维束。质坚韧,断面强纤维性。气微,味微甜,有豆腥味。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2~18对;小叶片广椭圆形或椭圆形,下面被柔毛;托叶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花萼钟状,密被短柔毛,具5萼齿。
以上内容来源:百度百科-黄芪
2022-12-23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9:34:1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黄芪是一种中药材。黄芪,又称作黄精、黄耆等,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下面详细介绍黄芪的药用价值及功效:首先,黄芪的药性特点。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消肿、抗疲劳等功效。它含有丰富的多糖、皂苷、黄酮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对人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其次,黄芪的主要功效。黄芪...

  • 黄芪是一种中药材,被誉为“补气之圣品”。它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具有味甘、性微温的特点,归脾、肺经。黄芪具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气虚证、肺气虚证、气虚自汗证等。此外,黄芪还可用于制作药膳,如黄芪泡水、黄芪煮汤、黄芪炖肉等,...

  • 黄芪是一种中药,具有补气养血、益肾固精的功效。黄芪,又名黄耆,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其历史悠久,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黄芪的药用部位为其干燥的根,通常是在秋季采挖后晒干所得。黄芪的主要功效如下:1. 补气养血: 在中医理论中,黄芪具有极强的补气作用。它可以增强人体的正气,提高机体的免疫...

  • 黄芪是一种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豆目蝶形花科的植物。植物类别与生长环境:黄芪大多生长于林缘、灌丛或疏林下,以及山坡草地或草甸中。在我国,黄芪各地多有栽培,主要的产地为东北、华北及西北,原苏联亦有分布。属性与生长条件:黄芪性喜凉爽,耐寒耐旱,但怕热怕涝。它通常可以在土层深厚、富含...

  • 1. 黄芪,在农村被称为土黄芪,是一种豆科黄芪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2. 在农村,黄芪的别称包括膜荚黄芪、杜仲、舒脂、柏本、白药面、黄参、血参和人衔等。3. 黄芪的根部可以入药,具有益气、止汗、利尿消肿和排脓等药用价值,特别适用于治疗虚胖浮肿等症状。4. 黄芪主要生长在温带和暖温带地区,通...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