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相应!中医养生保健因地制宜一把罩

自古以来,中医一直具有「养生保健」的概念,它具有「天人相应」的观念,中医医书『黄帝内经』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一篇就是着重论述顺从四时气候的变化,调摄精神,从而达到养生保健防病的效果。

不管是药物和食物,虽然有它的保健治疗作用,但是使用的不对,也是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图片提供/吴明珠医师)
书中所言「四气」,是指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时气候。我们需要了解如何调节自己的身体,以适应天气气候的变化,进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古代圣贤司马迁曾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地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纲纪。」,所以说「顺四时而适寒暑」是我们保养生命,预防疾病的重要关键。

养生保健的调养,中国人在保健调养时,喜欢利用食补的方式,首先要注意根据个人『不同的体质需求』来调养,在量方面更要适度,不要因为某些东西有益身体就过量食用,尤其是滋腻厚味的补品,更不宜过量,否则会伤及脾胃功能造成反效果,损害自己的健康。
此外,还要注意「因地制宜」的保健方式,因为地区不同它的气候温度与湿度也不同,所以在调养之时要注意到地区性的不同,就像台湾冬天北部天气比中南部湿冷,那么其保健方式就该有所不同。
再则,要注意不能因为个人口味的喜好厌恶,或是迷信某种药材或食材的功用,总是一直食用特定的药材或食材补品。这样的习惯,一旦食用过久,很容易导致我们身体内的营养失去平衡,长久下来会对身体健康是会有不好的影响。
因为不管是药物和食物,虽然有它的保健治疗作用,但是使用的不对,也是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对年幼、年老、或过敏体质、慢性疾病的人而言,因此在调补身体时更需要注意「不能偏食」,要在均衡饮食的基础上施行。
中医养生保健亦注重「怡情养性」,意即保持心情愉快,可以利用音乐、画画、书法、陶艺等。另外像适当的运动如跳舞、太极拳、健走等。当然不要忘记要有规律的生活,让自己不要熬夜,尽量在晚上11点前睡觉,让自己的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快来按赞!华人的健康良方,尽在
2022-11-07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7:57: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的指导下,祖国传统的养生学认为,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必须顺应四时阴阳消长、二十四节气转换替代的客观规律。在一年四季中,春夏属阳,秋冬属阴。自然节气也随着气候的变迁而发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因此,人们在春夏之时,要顺其自然保养阳气;秋冬之时,亦应保养阴气,...

  • 辨证施养是从辨证分析的角度,通过观察个体的反应状态和体质差异,充分考虑个体所在的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进行个体化的养生保健调理。它很好地体现出中医养生保健的价值和特色。辨证施养的突出环节就是因时、因人、因地制宜。也就是说养生保健要根据时令、地域以及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制订相应的...

  • 3. 中医养生强调全面调整和辨证施养相结合。养生活动应伴随生命的各个阶段,采取多种调养方法,持之以恒。养生应全面考虑自然环境、生活习惯、精神卫生、运动保健等方面,同时也应根据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反对千篇一律的做法,体现动态平衡和因人施养的原则。历代养生家主张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全面调...

  • 传统饮食养生学特别强调天人相应、调补阴阳和审因用膳的观点,在营养保健学方面独具特色。天人相应,是指人体的饮食应与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例如,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人群适量地多吃一些辛辣食物,对驱除寒湿有益;而辛辣食物并不适于生活在干燥环境中的人群,所以说各地区的饮食习惯常与其所处的地...

  • 中医养生学基于中医学理论和古代哲学思想,以“天人相应”和“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为核心。其基本原则如下:1. 天人合一: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中医学认为,人应顺应自然四季变化和地理环境,保持内外环境的协调,以此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2. 形神共养:形与神是相互依存的。养生应注重形体的...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