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的什么著作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内容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共十六卷,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经典著作,对后世影响极大,历代注释、研究、整理甚广,并形成了伤寒学派和经方派。 《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以前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诊疗体系,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促进了中药方剂治法的应用发展,被后世称为“医门之圣经”。

《伤寒杂病论》共载方360余首,许多名方一直被历代医家所沿用。仲景方剂被称为“经方”。经方在君、臣、佐、使的配伍运用和加减变化上具有严谨的法度,遣方用药,各具特点。如伤寒六经各有主证,主证有其主方,主方有其主药,根据病证变化,加减化裁,极其灵活。方药剂量也颇有讲究,方中某一药物剂量的增损,即左右整个方剂性能,时至今日仍屡屡见诸临床,故后人有云“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上”。

《伤寒杂病论》是人类史上第一部从整个外感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入手,根据病邪侵害经络、脏腑的盛衰程度,病人的正气强弱以及有无宿疾等条件,寻找出伤寒发病的规律,并提出了以六经论伤寒的辨证方法,阐述了各种病理情况下的治疗原则和指导药方的医书。

张仲景的著作除了《伤寒杂病论》以外还有《辨伤寒》,《评病药方》,《五藏论》,《疗妇人方》,《口齿论》。《伤寒杂病论》在方剂学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2022-01-16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这部著作直接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这里面有非常多的中医知识,是一大著作。2022-01-16
《伤寒杂病论》这部著作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中医院校都需要用到这部著作教学。2022-01-16
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它也是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2022-01-16
伤寒杂论。建立的辨证论,中医临床的基础准则。也是医学史上影响大的著作之一。2022-02-13
mcxzy 阅读 32 次 更新于 2025-04-04 05:02:3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伤寒杂病论》是人类史上第一部从整个外感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入手,根据病邪侵害经络、脏腑的盛衰程度,病人的正气强弱以及有无宿疾等条件,寻找出伤寒发病的规律,并提出了以六经论伤寒的辨证方法,阐述了各种病理情况下的治疗原则和指导药方的医书。张仲景的著作除了《伤寒杂病论》以外还有《辨伤...

  • 勤求古训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序》,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张仲景提倡“勤求古训”,认真学习和总结前人的理论经验。意思是:勤奋研求前人的遗训,广泛地搜集很多医方。汉朝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述说了撰写《伤寒杂病论》的过程:“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

  • 张仲景是东汉时期的名医,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在中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书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确立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张仲景通过自己的医术和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造了六经辩证的治疗原则,为后世的中医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他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 伤寒论由张仲景所著,千金方由孙思邈编纂。尽管他们的时代背景和身份有所不同,但两人在医学领域的贡献却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张仲景通过伤寒论建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体系,使之成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其内容不仅奠定了中医临床治疗的基础,而且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孙思邈作为一位杰出的医家,不仅继承...

  • 古代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奠定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该书综合了《黄帝内经》、《八十一难》、《阴阳大论》、《神农本草经》等古代医典的基本理论,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经验。张仲景提出了以六经辨证的方法,为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奠定了重要地位。《伤寒杂病论》完成后,因战乱而散失不全...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