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中医学和全科医学的哲学基础入门

从中医学和全科医学的哲学基础入门如下: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论范畴。作为一种物质形态,气的原型是可感知的大气、水汽、云气及它们的冷暖、晦明的变化和生命体内的气息。在汉以前,对气的认识多半限于这些具天有六气,降生五体的状态,进而联想到它们的相互转化。
春秋时代的医学家医和说: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这些话反映出古人独特的思维方式。他们把一切无定形而可感知的物质形态,如气味、颜色、声音等等,都看做是气的变态,这里面包含着把气作为物质本原的思想萌芽。

《内经》则明确提出了气是世界的本原,是构成万物的基始。据统计,《内经》所论列的气多达八十余种,其具体含义十分复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积阳为天,积阴为地,认为天是轻清的阳气积聚而成的,地是重浊的阴气沉降而成的,而万物则是天地合气的结果。
人也不例外,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最早论及元气的医籍是成书于东汉的《难经》,称脉有根本,人有元气。《难经》之后元气说广泛流传与运用,特别盛行于宋、元、明、清。若追溯其源,则来自战国末年和汉代的哲学。

元气论本体论作为中医学理论的重要基石,对中医的影响:
1、一是奠定了人体物质一元论的医学模式。中医学视人体为有机的统一整体,这与气一元论有着密切联系,是气一元论思想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具体体现。既然气一元论认为构成世界万物的气是整体无形的,那么,构成人体生命之本的气也理应是整体无形的。
2、二是气作为人体的基本物质,是有机的,其有机性在于物质和功能的不可分。医学将人体结构看成是一种活的、动态的气化结构。中医学认为气是人体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生成的条件,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
3、三是气作为人体基本物质的一元论和有机论自然导出人体的整体观,使中医以整体论思维方式认识和治疗疾病。元气论一无论始终把气看成一个连续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在元气论本体论的引导下,必然遵循整体论的思维方式来探讨疾病。
2023-03-20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1:46: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学全科医学是一种独特的医学理念与实践,它以中医学的哲学思想为基础,融合全科医学的全面、综合观念。这种医学模式关注的是人体作为一个整体,而非单一的生理或病理过程。中医学全科医学强调通过调节人体的机能状态,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标,而非单纯对症状或病因的治疗。在中医学全科医学中...

  • 相比之下,中医学则更注重传统医学理论和实践。它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强调通过草药、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来治疗疾病。中医学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中药学、针灸学等,旨在培养能够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治疗疾病的医生。全科医生的培养目标是能够在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包括诊断...

  • 中医学全科医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医疗理念,它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融合了全科医学的观念与方法,致力于全面综合地治疗疾病。这种医学模式强调的是整体性治疗,注重通过调整人体机能来达到改善和预防疾病的目的,而不是简单地将病因归结为单一的因素。中医学全科医学的特点在于它不仅仅关注疾病的表面症状,更注重...

  • 成为中医大专的全科医生需遵循一系列步骤。首当其冲,申请就读中医药大学或中医学院以深入学习中医学专业。课程包括中医学基础理论、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以及中医诊断学等,旨在构建坚实的理论知识框架。其次,掌握中医基础理论至关重要。学习中医的四大基础概念、理论体系以及与西医的区别,为后续学习打下坚...

  • 在正式申请之前,中医执业医师需确保自己已达到一定的学历要求,通常需要拥有医学本科学历。接下来,可以报名参加全科医师培训课程,系统学习全科医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通过培训考核后,接下来的一步便是参加全科医师资格考试,这包括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考核。考试通过后,将获得全科医师资格证书,标志着正式...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