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湿热症和寒湿症怎样区别?

寒湿:
指湿浊内困肠胃、损伤脾阳、或患者平素脾肾阳虚而致水饮内停,均可出现畏寒肢冷、腹胀、大使稀塘,或天亮前泄泻,或浮肿等病症。病因。即寒与湿相合的病邪。致病则卫外的阳气不行,血流不畅,发生肌肤疼痛、关节挛痹等症。
湿热:
指一种病邪。湿和热相结合的病邪。致病可分别引致脾胃、肝胆及下焦大肠、膀胱等脏腑或皮肤筋脉的病证。
湿热内蕴
病证名。指湿热蕴酿于中焦脾胃及肝胆。湿为重浊粘滞之邪,阻滞气机,与热邪相合,则湿热交困。热因湿阻而难解,湿受热蒸而使阳气更伤。临床表现为热势缠绵、午后热高、身重疲乏、神志昏沉、胸脘痞满、不思饮食、大便粘腻不爽、小便不利或黄赤,或黄疸等证。
辨证要点:
舌苔:湿热者多为舌质红,苔黄或黄腻,黄厚。
寒湿者多为舌质淡,氺滑苔,或苔白,白腻,白厚。
大便:湿热者大便粘滞不畅,或干结。
寒湿者大便溏泻,不成形。
小便:湿热者尿黄
寒湿者尿色白
饮食:湿热者喜冷饮,食物偏凉。
寒湿者喜热饮,进食生冷后不适。2020-04-08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6:51:2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脾湿分为寒湿和湿热两种类型。寒湿困脾指的是体内寒湿过盛,阻碍脾阳,导致脾功能失调。典型症状包括食欲不振、腹部胀满、大便稀溏、身体沉重、小便量少、肢体浮肿,甚至出现黄色目疾或皮肤黄染、面色暗淡等症状。舌质淡胖,舌苔呈现白色或白色腻滑,脉象呈现濡缓或沉细。而湿热蕴脾则是指体内湿热积聚,...

  • 1. 脾虚寒湿的表现:脾虚寒湿的人在天冷时会特别感受到寒冷,相较于常人,他们需要穿更多的衣服来保持温暖。如果穿的衣服已经很多,但仍然感觉寒冷,这可能是脾虚寒湿所致。这种体质的人通常对寒冷较为敏感,容易感冒或遭受季节性感冒的影响。2. 脾虚湿热的特征:除了脾虚寒湿,另一种常见的体质是脾虚湿热...

  • 脾虚寒湿和脾虚湿热虽然都表现为脾虚的症状,但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在脾虚寒湿中,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食欲不振、腹胀、饭后加重、大便稀溏、肢体乏力、少气懒言、头身困重、浮肿或消瘦,舌淡苔白,边缘有齿痕,脉濡缓等。若脾虚寒湿进一步发展为寒湿困脾,还可能出现脘腹痞闷胀痛、恶心呕吐、便溏、口...

  • 寒湿和湿热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因、症状以及舌苔和尿液表现上:病因:寒湿:主要由脾虚引起,体内湿气和寒气相结合导致。湿热:通常由热邪与湿邪同时侵犯人体,或湿邪郁久化热而形成。症状:寒湿:表现为四肢发冷、腹胀、浮肿、腹泻等症状,身体感觉沉重,不喜欢喝水。湿热:表现为头痛、发热、尿液发黄,舌苔...

  • 寒湿和湿热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因、症状以及舌苔和尿液表现上。病因:寒湿:主要由脾虚引起。湿热:虽然也与脾虚有关,但其症状表现更为复杂,通常涉及体内湿与热的交织。症状:寒湿:主要表现为四肢发冷、腹胀、浮肿、腹泻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与体内寒气过重、阳气不足有关。湿热:多数表现为头痛、发热、...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