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有没有毒性?

黄芪属于无毒中药范围。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英黄芪的干燥根。栽培或野生。蒙古黄芪主产于内蒙古、吉林、山西、河北等地;膜英黄芪主产于山西、黑龙江、甘肃、内蒙古等地。原植物生于山坡、沟旁或灌丛中,喜干燥、阳光,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透水力强、中型和微碱性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临床用名有黄芪、 蜜炙黄芪。
【性味、归经】味甘,性温。归肺、脾经。
【功效】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中医古籍相关论述】
黄芪以其根入药,药用历史悠久。中国最早的《神农本草经》把黄芪列为“上品”。《药性歌诀》云:“黄芪入药,为强壮剂,具有益正气,壮脾胃,排脓止痛,活血医危的功效。对表虚自汗、气虚内伤、精神萎靡、四肢无力、脾虚泄泻、体虚多汗、气虚脱肛、子官脱垂、浮肿及痈疽等疾病疗效显著”。《名医别录》、《本草纲目》等古药书均认为它有益气补虚的作用。
《神农本草经》:味甘,微温。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名医别录》:无毒。主治妇人子藏风邪气,逐五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利,益气,利阴气。
《药性论》:治发背,内补,主虚喘,肾衰耳聋,疗寒热。
《本草》云: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妇人子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
芪与桂同功,特味稍异,比桂但甘平、不辛热耳。世人以苜蓿根代之,呼为土黄芪,但味苦,能令人瘦;特味甘者,能令人肥也。颇能乱真,用者宜审。治气虚盗汗并自汗,即皮表之药。又治肤痛,则表药可知。又治咯血,柔脾胃,是为中州药也。又治伤寒尺脉不至,又补肾脏元气,为里药。是上、中、下、内、外三焦之药。
东垣云:黄芪、人参、甘草三味,退热之圣药也。《灵枢》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阖。黄芪既补三焦、实卫气,与桂同,特益气异耳,亦在佐使。桂则通血也,能破血而实卫气,通内而实外者欤。桂以血言,一作色求,则芪为实气也。恶鳖甲。
《本草发挥》:洁古云:治虚劳自汗,补肺气,实皮毛,泻肺中火,脉弦,自汗,善治脾胃虚弱,疮疡,血脉不行。内托阴证疮疡,必用之药也。《主治秘诀》云:性温,味甘,气薄味厚,可升可降,阴中阳也。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去肌热三也,疮疡排脓止痛四也,壮脾胃五也。去诸经之痛,除虚热,止盗汗。
《医学衷中参西录》:性温,味微甘。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即宗气,为肺叶阖辟之原动力)下陷。《神农本草经》谓主大风者,以其与发表药同用,能祛外风,与养阴清热药同用,更能熄内风也。谓主痈疽、久败疮者,以其补益之力能生肌肉,其溃脓自排出也。表虚自汗者,可用之以固外表气虚。小便不利而肿胀者,可用之以利小便。妇女气虚下陷而崩带者,可用之以固崩带。为其补气之功最优,故推补药之长,而名之曰耆也。
【现代药理研究】
药理研究发现,黄芪含有胆碱、豆香素、叶酸、氨基酸、甜菜碱、皂甙、糖类、蛋白质、核黄素、黄烷化合物、铁、钙、磷及硒、锌、铜、锰等多种微量无素。味甘,性微温,具补气固表、利尿、强心、降压、抗菌、托毒、排脓、生肌、加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止汗和类性激素的功效,治表虚自汗、气虚内伤、脾虚泄泻、浮肿及痈疽等。由于黄芪能防止肝糖减少,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并能促进人体血液中白细胞的增加,可抵抗化学物质、放射线或其它原因引起的人体白细胞减少,显著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但黄芪最主要的仍是补中益气,利水消肿,对虚胖虚肿症最为适宜。
1. 黄芪能对抗免疫抑制制剂的作用,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网状内皮系统、外体系统均有增强其功能的作用,对某些免疫细胞因子有诱生作用,并有诱生干扰素、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作用,对多种免疫因素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2. 黄芪有强心、限制或缩小心肌梗死面积,以及改善心肌炎症状、抗应激、抗心肌缺血的作用,能扩张血管,扩张冠脉、降低血压,改善心肌氧的代谢平衡。
3. 黄芪能改善血液流变各项特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并可提高造血功能。
4. 黄芪可使细胞的生理代谢作用增强,促进核酸、蛋白质的合成,双向调节血糖浓度。
5. 黄芪有抗肿瘤作用。
6. 黄芪能增加组织的胶原合成,延长细胞寿命,抗氧化,有抗衰老作用。
7. 黄芪对肾炎、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均有治疗作用,对庆大毒素肾毒性有拮抗作用,还有利尿作用。
8. 黄芪有降血糖作用,并对老年大鼠甲状腺功能低下有对抗作用。
9. 黄芪能增强脑部功能,加强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有镇痛、镇静作用。
10. 黄芪对实验性肝炎有保护作用,可增强小肠运动各平滑肌紧张度。
11. 黄芪有抗菌、抗病毒作用。
12. 黄芪对大鼠离体子宫有收缩作用,有促雌激素样作用。
13. 黄芪有抗辐射作用,并对造血和免疫系统有保护作用。
14. 黄芪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2020-12-24
黄芪没有毒性,是温补药,而且还属于药食同源。2020-12-24
黄芪是药没有毒呀。2020-12-23
是药三分毒,任何的药物都有一定的毒素,你应该是按照他的合理的用量,或者是咨询专业人士再去服用2020-12-23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9:15:3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然而,如果盲目服用黄芪或服用量过多,就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这可能是由于过量摄入导致肝脏负担加重,或者是某些患者对黄芪的敏感性较高。因此,在使用黄芪时,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总的来说,黄芪在适量使用的情况下对肝脏是安全的,但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疑虑,应立即停...

  • 1. 黄芪中的有毒物质含量高:黄芪含有一些有毒成分,如有机酸和高毒性化合物。长期或过量食用这些物质可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2. 黄芪可能导致血压升高:黄芪中包含的甘草酸可能会对血压产生影响,尤其是对于高血压患者,过量摄入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3. 黄芪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尽管黄芪具有抗肝...

  • 1. 有毒物质含量高:黄芪中含有一些有毒物质,如有机酸、高毒性化合物等,长期摄入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2. 容易引起血压升高:黄芪中含有一种叫做甘草酸的物质,它可以对血压有影响,过量食用会导致血压升高,对高血压患者不利。3. 损伤肝脏:黄芪具有很强的抗肝损伤作用,但是长期大量食用可能...

  • 关于黄芪的肝毒性,其降低肝脏功能、影响排泄的现象确实存在,但这一副作用多因服用过量所致。适量服用黄芪,不仅不会影响肝功能,反而能发挥补气养血、益气固表的作用。对于肝脏已受损的情况,合理的黄芪使用还能帮助修复。因此,在使用黄芪时,务必遵循医师的指导,控制用量,避免与油腻、辛辣食物同用。黄芪...

  • 4. 现代医学研究却揭示了黄芪的肝毒性问题,这让中医专家和公众都感到震惊和困惑。5. 黄芪的肝毒性可能导致急性和慢性肝脏损伤,甚至引发肝细胞癌等严重疾病。6. 有研究指出,使用含黄芪成分的药物可能引发急性肝衰竭等严重病症。7. 除了肝毒性,黄芪还可能对心脏和肾脏等器官产生损害,引起多种不良反应...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