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穴位图

背部主要有:大椎穴、至阳穴、曲垣穴、腰阳关穴、陶道穴、脊中穴、天宗穴、身柱穴、治喘穴、命门穴、神道穴、肩井穴、腰俞穴、风门穴、肝俞穴、肾俞穴、厥阴俞穴、 小肠俞穴、肺俞穴、胆俞穴、膏肓穴、三焦俞穴、心俞穴、脾俞穴、志室穴、大肠俞穴、膈俞穴、胃俞穴、肩外俞穴、关元俞穴、膀胱俞穴。

  补:灵台穴、筋缩穴、中枢穴、悬枢穴、肩中俞穴、附分穴、天髎穴、秉风穴、臑俞穴、肩贞穴、大杼穴、督俞穴、气海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阳穴、长强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胞肓穴、秩边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 以上穴位依次分布在督脉、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等人体经络上 经典穴位推荐
八髎穴
  位置:骶椎。又称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和下髎穴,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用推擦法可使局部发热并向小腹放散。

  风门穴
  定位: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常用于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颈项强痛、腰背痛等病症的治疗与保健。

  膏肓穴
  定位: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肩胛骨内缘,抱肘取穴。
  主治:常用于咳嗽、气短、健忘、遗精、阳痿、盗汗及诸虚百损的治疗。

  至阳穴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灵台穴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肾俞穴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补益脑髓,强壮腰肾,止咳定喘,聪耳明目。适用于肾虚腰痛、腰膝酸软、耳鸣目眩、健忘失眠、阳痿遗精、月经不调、神经衰弱、男子不育、女子不孕、肺心病气喘、肾不纳气、小儿发育不良、诸虚百损等病症。有全身强壮作用,对肾虚、肾炎有一定的作用。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痛的感觉,用力不可过大,时间可稍长一些。2013-07-06
2019-12-21
参考网站:阿邦针灸(配穴位图)2013-07-06
mcxzy 阅读 171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1:41: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 1.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具有疏风解表、清热通阳、健脑强脊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头颈强痛、骨蒸潮热、神疲乏力、腰脊拘急等症状,同时也有防病强身的作用。局部按压会有胀麻感。2. 至阳穴:位于大椎穴与肩峰的连线中点,具有开窍通经、理气活络、振奋阳气的功能。适用于治疗元气不足、头颈强...

  • 后背拔罐的位置图片如下图所示:切记拔完后不要洗澡,不要皮肤暴露。以免再次受风,等印记消差不多时在洗澡。

  • 背部主要有:大椎穴、至阳穴、曲垣穴、腰阳关穴、陶道穴、脊中穴、天宗穴、身柱穴、治喘穴、命门穴、神道穴、肩井穴、腰俞穴、风门穴、肝俞穴、肾俞穴、厥阴俞穴、 小肠俞穴、肺俞穴、胆俞穴、膏肓穴、三焦俞穴、心俞穴、脾俞穴、志室穴、大肠俞穴、膈俞穴、胃俞穴、肩外俞穴、关元俞穴、...

  • 至阳穴: 位于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可能有助于调整脊柱和神经系统功能。灵台穴: 第六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对于全身强壮和心肺功能有一定帮助。肾俞穴: 第二腰椎棘突下1.5寸,是补益肾气、强健腰膝的关键穴位,可用于治疗肾虚相关症状,如腰痛、耳鸣等。以上穴位的按压需适度,对症下药,能有效促进身体...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