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中医儿科

一、同中求异,明白小儿特点 。祖国医学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步形成,其核心是辨征施治。即通过对疾病的观察、综合分析,从而判断疾病的性质,并处方遣药。因此,《中医儿科学》基础理论全面指导中医儿科临床;
二、在学习中要牢记小儿在生理上“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内涵,在病理上“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的外延,深入理解“纯阳”与“稚阴稚阳”的含义及“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临床表现。抓住重点,方能临证自如。
三、全面了解,突出重点 。《中医儿科学》共分五部分,其中“儿科学基础”、“常见病证”、“时行疾病”是教材的重点,其他部分亦有一些重点内容。学习时,对四篇病证的定义、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其理法方药应细心辨析。
四、坚持不懈,活学活用。2012-07-26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7:58: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二、在学习中要牢记小儿在生理上“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内涵,在病理上“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的外延,深入理解“纯阳”与“稚阴稚阳”的含义及“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临床表现。抓住重点,方能临证自如。三、全面了解,突出重点 。《中医儿科学》共分...

  • 在学习中医儿科学时,学生将系统掌握儿童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理论知识,以及与儿童相关的中医技术与方法。其中包括对儿童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生长发育规律的深入理解,对儿童常见疾病如感冒、咳嗽、腹泻、肺炎、哮喘、过敏性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的全面学习。学生还将学习如何运用...

  • 中医儿科学开设哪些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内科学、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科学、中医儿科学、儿科学、中医儿童保健学、新生儿学、小儿推拿学等。中医儿科学就业方向是什么可在各级中医院、儿童医院、妇幼保健医院...

  • 在临床医学方面,学生将学习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包括小儿外科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中医治疗小儿疾病的理论和实践。中医儿科学专业的学生还将学习中医儿科学,这是专门针对儿童疾病的中医治疗学,包括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方法。此外,学生还...

  • 学习中医儿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基础课程涵盖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生理学、病理学等,旨在奠定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专业课程则针对中医儿科学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学习,包括儿科总论和各论,涉及儿科常见疾病的定义、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实践课程则包括实验...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