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虚药:补气药——甘草

1. 益气补中——用于心气不足的心动悸,脉结代,与脾气虚弱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

  本品主入心经,长于补心气,益气复脉,是治疗心气不足的心动悸,脉结代的主药;并有缓和的补中益气作用,用于脾气虚证。

  (1)治心气不足的心动悸,脉结代。配伍人参、阿胶、桂枝等同用,如炙甘草汤。

  (2)治脾气虚证。常与人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

  2. 祛痰止咳——用于痰多咳嗽。

  本品也入肺经,既能祛痰止咳,又能益气润肺,且性平而药力和缓,治疗咳喘证,无论寒热虚实及有痰无痰,均可随证配伍选用。

  (1)治风寒咳嗽。可配麻黄、杏仁同用,如三拗汤。

  (2)治肺热咳喘,常配石膏、麻黄、杏仁,即麻杏甘石汤。

  (3)治寒痰咳喘,配干姜、细辛、五味子,即芩甘五味姜辛汤。

  (4)治湿痰咳嗽。配半夏、茯苓等,如二陈汤。

  3. 缓急止痛——用于脘腹及四肢挛急作痛。

  本品味甘性缓,有良好的缓解拘挛而止疼痛作用,适用于脘腹及四肢挛急作痛,每与白芍相须为用。

  (1)治阴血不足,筋失所养而四肢挛急作痛。考试大网站整理常配白芍,即芍药甘草汤。

  (2)治脾胃虚寒,营血不能温养所致的脘腹疼痛。常配桂枝、白芍、饴糖等,如小建中汤。

  4. 调和药性——用于药性峻猛的方剂中,缓和烈性或减轻毒副作用。

  本品又善和百药,既能缓和药物的烈性,减轻毒副作用,又可调和脾胃,故有“国老”之美称。《用药法象》指出:本品“其性能缓急,而又协和诸药,使之不争,故热药得之缓其热,寒药得之缓其寒,寒热相杂者,用之得其平。”因此,常用于药性峻猛的方剂中,以缓和烈性或减轻毒副作用。

  如调胃承气汤用甘草以缓和芒硝、大黄之性,使泻下不致太猛,并避免其刺激大肠而产生腹痛;又如半夏泻心汤,甘草与半夏、干姜、黄芩、黄连同用,又能在其中协和寒热,平调升降,起到和的作用。

  5. 清热解毒——用于热毒疮疡,咽喉肿痛及药物、食物中毒等。

  本品生用性平偏凉,有清解热毒之功;并有良好的解毒功效,可解疮毒、药毒及食毒,用于热毒疮疡,咽喉肿痛及药物、食物中毒等证。

  (1)治热毒疮疡。常与金银花、皂角刺等同用,如仙方活命饮。

  (2)治咽喉肿痛。单用煎服即效,或与桔梗同用,如甘草汤、桔梗汤。

  (3)治药物、食物中毒。在无特殊解毒药时,可以甘草治之,亦可与绿豆或大豆煎汤服。

  用法:清热解毒宜生用;补中缓急宜炙用。

  使用注意:湿盛胀满、浮肿者忌用。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久服较大剂量的生甘草,可引起浮肿等。2023-01-20
mcxzy 阅读 25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7:07:4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本品主入心经,长于补心气,益气复脉,是治疗心气不足的心动悸,脉结代的主药;并有缓和的补中益气作用,用于脾气虚证。(1)治心气不足的心动悸,脉结代。配伍人参、阿胶、桂枝等同用,如炙甘草汤。(2)治脾气虚证。常与人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2. 祛痰止咳——用于痰多咳嗽。本品...

  • 甘草,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属补虚药中的补气药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 【学名】:Glycyrriza Uralensis Fisch.G.Glabra L.【别名】: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美草、密甘、密草、国老、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 【类别】:补益药(亦称补虚药)中的补气药 【英文名】:Licorice Roots Northwest Origin 【拉丁名】:Radix Glycyrrhiza 【药用部位】:根及根茎 【药材...

  • 密草、国老、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皮草、灵通草类别:补益药(亦称补虚药)中的补气药基原:本品为双子叶植物豆科Leguminosae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 inflataBat., 或光果甘草G. glabraL. 的根及根茎。

  • 甘草可以泡茶,甘草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在中药学中属于补虚药中的补气药.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甘草不能长时间泡水喝,甘草不同于枸杞、红枣等,不属于药食两用范畴,它只是一种单纯的中药,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长期服用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