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性睡病中医怎么辨证认识?

发作性睡病的中医辩证分型:
(一) 心脾两虚
1. 症状 嗜睡,睡前多眼花幻影,神疲心悸,面色不华,苔薄白,脉细弱。
2 .治法 补益心脾。
(二)肾阳不足
1 .症状 嗜睡发作,或昏昏欲寐,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阳痿,小便清长,夜尿频数,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微弱。
2 .治法 温补肾阳。
(三)脾气虚弱
1 .症状 整日昏昏欲睡,面色萎黄,神倦肢怠,失眠多梦,心悸气短,健忘易惊,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弱。
2 .治法 补益气血,荣脑醒神。
(四)胆热痰阻
1 .症状 昏困嗜睡, 头晕目眩,口苦口干,呕恶,胸胁满闷,舌红苔黄,脉弦数。
2 .治法 清胆化痰。2019-10-30
是通过舌苔,面色以及详细的问诊来确定的。2019-10-30
发作性睡病的发病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多因脾气不足,脾胃虚弱,中气不足,阳气不振。由于思虑劳倦,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无权,化源不足,而致气虚亏虚,不能充养脑海与心神,全身虚弱神经不振亦多嗜睡。亦可因脾胃虚弱,痰湿困脾,清阳不升,蒙蔽清窍而致。2022-03-17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9:02:3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嗜睡症与发作性睡病在中医的病因分析上基本相似,两者往往都源于中气不畅,这里的中气主要指的是脾胃之气。中医有言,“脾困人则困”,意味着脾胃功能的弱化往往会导致嗜睡。此外,阴阳理论在中医病症中也占据重要地位。阳气不足,阴气过剩时,会导致人体陷入嗜睡状态。《灵枢.寒热病》中提到:“阳气盛...

  • 中医认为本病由脾胃不足、阳气虚弱导致,阳气不足不能上达大脑,元神失养,从而出现嗜睡症状,多伴有乏力、头晕、肢冷等症状。可辩证给予中药治疗,比如人参、黄芪、巴戟天、淫羊藿、肉桂、桂枝、熟地等中药。

  • 1. 阴阳失调:中医认为,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关键。发作性睡病的患者,常常因为阳气不足,无法振奋精神,导致嗜睡症状的出现。2.气血不畅: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当气血不足或运行不畅时,会导致身体各部位的功能紊乱。对于发作性睡病而言,气血不畅可能是导致嗜睡的重要原因之一。3. 脏腑功能失调...

  • 中医治疗发作性睡病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发作性睡病的病因复杂,中医认为其主要与脾、心、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因此,治疗方法也需针对不同脏腑的功能失常进行调整。对于脾虚型发作性睡病患者,中医多采用健脾益气的治疗方法,常用药方有四君子汤、参苓...

  • 中医认为,发作性睡病是由中气不运所引起的,中气即是脾胃之气,祖国医学有‘脾困人则困’之说,在人体内,因为“阳”主动、“阴”主静,所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时会引起发作性睡病。《灵枢·寒热病》篇说:“阳气盛则嗔目,阴气盛则瞑目。”这说明了发作性睡病的病机主要在于阴盛阳衰。《脾胃...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