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怎么办 4个退烧的穴位你要知道

1 大椎穴 大椎穴是督脉与人体6条阳经(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胃经、胆经、膀胱经)交汇之处,6条阳经的阳热之气由此汇入本穴并与督脉的阳气上行头颈,因此大椎穴可以总督一身之阳气。
位置: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正坐低头,颈后最高点,会摸到两个椎骨,上方的是颈椎,下面的是胸椎,之间的凹陷中即为大椎穴所处位置。
刮拭长度:大椎穴上方5cm刮至下方5cm 力度稍大,速度快一点的泄刮。 20板左右,刮至出痧或刮拭部位微微发热即可。

2 大肠经 大肠经全名手阳明大肠经,手臂上阳气最盛的条经络,邪热必刮经络。重点刮拭手臂部分:可以分三段进行刮拭:上臂、肘窝、下臂和手,每段刮拭20板左右,刮至出痧或微微发热即可。
3 曲池穴 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手肘关节连接点凹陷处。曲池穴可解表热、泻内火。
4 合谷穴 又名“虎口”,是大肠经一个很重要又好用的穴位。
位置:处于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之间,食指拇指并拢,虎口处出现隆起肌肉,对应的凹陷处。
2022-11-23
mcxzy 阅读 35 次 更新于 2025-04-17 03:21:2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此外,通过按摩大椎穴,配合推脊柱,也可以帮助退烧。具体方法是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或掌根,从上至下推至尾骨,每次推100至300次。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几个穴位也可以帮助退烧。例如,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按摩曲池穴有助于缓解发热症状。再如,合谷穴位于手背...

  • 大椎穴: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十宣穴:即十指尖,共10...

  • 1、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人体的第7颈椎棘突下的凹陷中,是督脉与所有阳经的交汇点。在感冒发烧时,按摩该穴位可以缓解发烧引起的胸闷气短症状。此外,在该穴位进行拔罐或刮痧,还可以起到解表退热的作用,是中医退烧的有效方法之一。2、十宣穴 十宣穴位于十根手指的指尖处,通过刺激该穴位可以用于治疗热病、...

  • 儿童发烧推拿退烧的方法主要如下:1. 推拿“天河水”穴位 位置:孩子前臂内侧正中线。 操作方法:将孩子手臂伸直,妈妈用两指并拢,从孩子的手腕处推拿到手肘处,划一条长长的直线。 时间:建议一次推拿10分钟,中途觉得推拿不顺畅时可以沾一些水再推。推拿后观察孩子体温变化,如体温无明显变化,可继续...

  • 发烧时,可以按以下几个穴位:一、大椎穴 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有清热解表、疏风散寒的作用。发烧时,按摩此穴可帮助降温。二、曲池穴 位于肘横纹外侧端,有清热解表、调和气血的功效。按摩此穴可帮助缓解发烧引起的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三、合谷穴 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具有镇静止痛、...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