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不吃药 4个穴位帮你退烧

大椎穴: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十宣穴: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曲池、合谷、外关穴: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合谷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也可按摩这3个穴,同时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向上推向肘部约300次。

刮痧疗法是人们常用的民间疗法之一,对高热也有奇效。可以选用上述穴位进行刮痧,也可以选背部沿督脉和膀胱经、腋窝、肘窝较大面积处,自上而下,先轻后重,刮至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痧点即可。2023-01-28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09 22:13:0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人体的第7颈椎棘突下的凹陷中,是督脉与所有阳经的交汇点。在感冒发烧时,按摩该穴位可以缓解发烧引起的胸闷气短症状。此外,在该穴位进行拔罐或刮痧,还可以起到解表退热的作用,是中医退烧的有效方法之一。2、十宣穴 十宣穴位于十根手指的指尖处,通过刺激该穴位可以用于治疗热病、...

  • 1. 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和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汇点,具有总督一身之阳、解表退热的作用。可以通过按摩大椎穴,配合推脊柱的方法,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大椎穴直推至尾骨,约推100-300次。2. 十宣穴:位于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在急救中应用广泛,对热病、癫痫、小儿惊...

  • 3 曲池穴 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手肘关节连接点凹陷处。曲池穴可解表热、泻内火。4 合谷穴 又名“虎口”,是大肠经一个很重要又好用的穴位。位置:处于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之间,食指拇指并拢,虎口处出现隆起肌肉,对应的凹陷处。

  • 一、开天门100次 1、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2、手法: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3、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推50~100次。4、功用:醒脑、镇惊、安神。5、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二、推坎宫100次 1、位置:自眉头...

  • 对于4岁发烧的孩子,家长可以考虑使用按摩来缓解症状。在发烧的急性期,如果孩子不愿意服药,可以采用酒精擦浴的方法,这种方法效果较为理想。当然,除了酒精擦浴,还可以通过按摩特定穴位来帮助孩子降温。具体来说,可以按摩人体的大椎穴、曲池穴和合谷穴,这些穴位对于缓解发烧有一定的帮助。大椎穴位于颈椎...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