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食用禁忌有哪些

百利 黄芪颗粒¥27.60 现代医学表明,黄芪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中药材,是一种可以增进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良药。黄芪食用方便,可煎汤,煎膏,浸酒,入菜肴等。那么,? 从体质上来说,黄芪最适合气虚脾湿型的人,这种人往往身体虚胖,肌肉松软,尤其是腹部肌肉松软。 而身体十分干瘦结实的人则不宜。从身体状况来说,感冒、经期都不要吃黄芪。从季节来说,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黄芪。为什么感冒不能喝黄芪粥呢?因为黄芪是固表的,它帮助身体关闭大门,不让外邪入侵。可是当身体已经感受外邪的时候,就会变成闭门留寇,把病邪关在体内,无从宣泄了。同理,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人体需要宣发,吃黄芪就不太适宜了。 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须服用黄芪,一定要配伍运用。 阴虚患者使用黄芪,必须配伍养阴药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天冬、玉竹等。湿热患者必须配伍清利湿热药,如黄连、茵陈、黄芩等。热毒炽盛的患者必须配伍清热解毒药,如黄连、栀子、大黄、败酱草等。 西方最新研究的结果也证实,服用黄芪的时候,最好不要服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癌得星,安道生,是免疫抑制剂及抗肿瘤药),否则互相会相克。另外,有一些品种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不能随便服用,服用量最好根据医生的医嘱。 以上就是对“黄芪的食用禁忌?”做出的全面解答,希望可以帮助您。2013-10-16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黄芪,又名绵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
黄芪是百姓经常食用的纯天然品,民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黄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效果较好。而黄芪则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黄芪食用方便,可煎汤,煎膏,浸酒,入菜肴等。

2017-05-04
不过吃黄芪的时候,要注意2个禁忌。
2020-09-24
mcxzy 阅读 55 次 更新于 2025-04-15 07:32: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一、黄芪的食用禁忌 1. 黄芪与南杏仁、杏仁不宜同时食用,以免引发身体不适。2. 与玄参同食会导致功能相克,因此应避免同时食用。3. 黄芪与人参均为补气良药,但作用侧重点不同。人参更偏向于大补元气,适用于身体虚弱、昏迷等紧急状况;而黄芪则侧重于补虚,更适合语言不畅、长期体力不佳者。因此,...

  • 食用黄芪时需要注意以下禁忌:- 容易上火或感染发炎的人,如患有感冒、高血压等症状的人,不适合食用黄芪。- 阴虚火旺的人不宜食用黄芪,因为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的作用,可能会使症状加重。

  • 5. 黄芪属于温补性药材,使用不当或过量可能导致上火,出现睡眠差、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头晕等症状。6. 消化不良、便秘的患者不建议使用黄芪,因为黄芪使用不当容易上火,可能加重症状。7. 发烧感染、拉肚等症状出现时,应避免食用黄芪,以免影响病情恢复。8. 使用黄芪时应遵循医嘱,不要胡乱使用。如果...

  • 黄芪具有性温的特点,因此在感冒、食积停滞等情况下也不宜服用。黄芪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用来煮粥或作为烧饭的调料。取50克左右的黄芪,煎汤后饮用,或者将煎好的汤液加入米饭中,变成黄芪饭。有些人喜欢在烧肉、烧鸭、烧鸡时加入黄芪,以增加菜肴的营养价值。将黄芪煎汤后代茶饮用,也是一种不错...

  • 根据体质的不同,黄芪最适合气虚脾湿型的人群。这类人群通常表现为身体虚胖、肌肉松弛,尤其是腹部肌肉较为松弛。而那些身体非常干瘦且结实的人则不适合食用黄芪。此外,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黄芪也不宜食用。例如,在感冒或经期时,因为黄芪具有固表的作用,会帮助身体封闭防御,这可能导致病邪无法外泄。同样...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