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怀药之地黄

【植物来源】玄参科植物地黄 的新鲜或干燥块根。鲜用称为“鲜地黄”,晒干用称之为“生地黄”。用生地黄加工炮制后则称“熟地黄”。

【性味归经】

鲜地黄:性寒,味甘、苦。归心、肝、肾经。

生地黄:性寒,味甘。归心、肝、肾经。

熟地黄:性微温,味甘。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等。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

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

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古人掌握了本草的特性,一味药,需要地域、时间乃至匠心的互相配合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而每一味本草都有其生长的最佳地域,品质明显优于他处的特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道地”。中药地黄,禀太阴脾土之精气,生于土中,呈土之色——黄色,故名地黄。现河南焦作(古称怀庆府)出产的最为道地,是中药里“生熟异治”的典型。

汉代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把地黄列为上品。在魏晋时期,地黄的滋补功效更是备受求仙问道者所推崇,将地黄与玄参、当归、羌活并称为“四大仙药”。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地黄分为鲜地黄、干地黄与熟地黄,其药性和功效也各不相同,《本草纲目》记载:地黄生则大寒,而凉血,血热者需用之;熟则微温,而补肾,血衰者需用之。男子多阴虚,宜用熟地黄;女子多血热,宜用生地黄。

地黄古法: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在晚年这样描述:“吾晚学道,血气误中老马矣,欲多食地黄。”意思是:老年人体质渐衰,生命之火将要熄灭,急需补充地黄。这足以说明苏东坡对于地黄的倚重。

鲜地黄可绞汁:张仲景 《金匮要略方论》 始载 :“生地黄,汁。 呋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其汁,更绞地黄汁。”

“九蒸九晒”:地黄经过清蒸或者拌黄酒蒸,放冷晒干后,再蒸至透心,如此反复九次,俗称“九蒸九晒”,需耗时30余天。2022-06-05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5:11: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四大怀药是地黄、山药、牛膝和菊花。地黄是四大怀药之首,有着近两千年的加工炮制和使用历史,是一种良好的中药材。其味甘性凉,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此外,地黄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如锌、硒等,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这种药材不仅被广泛用于中医临床,而且在保健食品和医药工业中也有广泛应用。山药是四...

  • 熟地黄品质最优的产地一般认为是河南焦作(古怀庆府)。此地被称为“四大怀药”之乡,所产的怀地黄闻名遐迩。焦作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如肥沃的土壤、适宜的光照与降水等,为地黄生长提供了绝佳环境。在此生长的地黄,有效成分含量高。经过当地传统且精湛的炮制工艺,将鲜地黄加工成熟地黄后,...

  • 这四大怀药指的是地黄、山药、牛膝和菊花。其中,山药古称“薯芋”,具有甘寒入脾、润血归肺、养胃健脾、止泻固精、滋阴壮阳、除寒热邪气、补心血不足等多种功能,是一种极佳的滋补药材。地黄,又名“地髓”,因其块大、油性大,是治病营养的上好之选。牛膝因其基部有节似牛膝而得名,具有利尿、...

  • 四大怀药是指地黄、山药、菊花、牛膝。地黄,又名地髓、地胆等,是河南的名贵药材之一。以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土壤优势,使得生长出的地黄质地肥厚,药效优良。山药也是四大怀药之一,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和其他多种营养素,自古以来被视为滋补佳品。它的价值主要得益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良的品种。四大...

  • "四大怀药",即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和怀菊花,主要种植于河南省焦作市,这里曾属怀庆府。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使其具有卓越的药效和保健价值,历代医籍如《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等都给予高度评价。怀药曾作为国药在国际博览会上展出,享有"华药"和"地道怀货"的美誉,深受东南亚各国青睐。焦作...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