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现存最早注本

金匮要略现存最早的注本是元刻版本。
这个版本是元代医家对《金匮要略》的注释和解读,是研究《金匮要略》的重要文献之一。元刻版本的注解对《金匮要略》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和阐述,包括原文的解释、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这些注解不仅对理解《金匮要略》的内容有重要的帮助,也为后世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元刻版本还保存了《金匮要略》的原始面貌,对于研究古代医学文献的演变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个版本也是研究古代医学思想和治疗方法的重要资料,对于我们了解古代医学的发展历程和认识中医的独特魅力具有重要意义。金匮要略现存最早的注本元刻版本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学术意义,对于研究古代医学和认识中医的独特魅力具有重要意义。
金匮要略的价值意义:
1、《金匮要略》总结了东汉以前的医学成就,为杂病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支持。它所涉及的疾病种类繁多,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涵盖了中医临床各科的辨证论治规范,为后世医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它奠定了杂病的理论基础和临床规范,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
2、《金匮要略》注重实践和应用,所提出的辨证方法和治疗方案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它所涉及的药物、针灸、按摩等多种治疗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丰富的治疗手段和思路,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康复。

3、《金匮要略》还体现了古代医学家的智慧和哲学思想,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医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它所蕴含的医学理念、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意识,对于我们思考和解决现代医学问题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2023-12-20
mcxzy 阅读 33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5:28: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此外,《金匮要略心典》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多个版本,现存版本就有二十余种,可见其影响之广。这本书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深入理解《金匮要略》的门径,也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因此,《金匮要略心典》可以被视为清代最著名的《金匮要略》注本。

  •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2首。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

  • 《金匮要略心典》,《金匮要略》注本,简称《金匮心典》。清代尤怡(在泾)纂注,撰于雍正七年(1729年)。尤氏研究仲景学说多年,有较深的学习心得,纂注时力求深入、得其典要,故以“心典”为书名。尤氏删去原书的最后3篇,注文阐析仲景原文精义、蕴旨,文笔简练,富有条理。对原文难以诠解之深奥词...

  • 对《金匮要略》一书之研究,最早应推明初赵以德《金匮方论衍义》(1368),惟此书难见,现仅有抄本。清周扬俊著《金匮玉函经二注》(1687),据赵以德书补注。另有徐彬《金匮要略论注》(1671)、尤怡《金匮心典》(1729)、黄元御《金匮悬解》(1756),全论杂病,各有发挥。其他如沈明宗《金匮要略编注...

  • 《金匮要略》是中医学的重要典籍,其作者并未在古文献中有明确记载,后世学者多认为该书为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尽管关于《金匮要略》的作者有诸多争议,但张仲景作为本书的作者身份在学术界较为普遍接受。自元代至今,《金匮要略》的注释版本多达近百种。其中,最早且较具代表性的注释为元代赵以德的《...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