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匮要略》一书之研究最早是什么时候?都有哪些人对此书有过研究?

对《金匮要略》一书之研究,最早应推明初赵以德《金匮方论衍义》(1368),惟此书难见,现仅有抄本。清周扬俊著《金匮玉函经二注》(1687),据赵以德书补注。另有徐彬《金匮要略论注》(1671)、尤怡《金匮心典》(1729)、黄元御《金匮悬解》(1756),全论杂病,各有发挥。其他如沈明宗《金匮要略编注》(1692)、陈修园《金匮要略浅注》(1803),于初学医者颇有裨益。另外日本山田正珍《金匮要略集成》(1789)、丹波元简《金匮要略辑义》(1806)、丹波元坚《金匮述义》(1842),也都是研究张仲景杂病论述的名著。17世纪时,朝鲜许浚编写的《东医宝鉴》,也收了张仲景的伤寒和杂病方。
2020-01-02
mcxzy 阅读 31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7:22:1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对《金匮要略》一书之研究,最早应推明初赵以德《金匮方论衍义》(1368),惟此书难见,现仅有抄本。清周扬俊著《金匮玉函经二注》(1687),据赵以德书补注。另有徐彬《金匮要略论注》(1671)、尤怡《金匮心典》(1729)、黄元御《金匮悬解》(1756),全论杂病,各有发挥。其他如沈明宗《金匮要略编注...

  • 作为我国最早的杂病专著,《金匮要略》是仲景辨证理论的精华体现,被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是治疗杂病的典范。书名“金匮”象征其重要价值,“要略”则强调内容的精炼与珍贵,体现了其临床指导的深远意义。《金匮要略》不仅在国内受到数百家注家、研究者的推崇,还影响了国际医学界,如日本对其珍本的...

  • 仲景《金匮要略》一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诊治杂病的专书,其开创中医辨证论治之先河,奠定了中医临床基础,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经典佳作。《金匮》内容既包括中医基础理论,又包含具体的治疗方案,其中对杂病制定的治则与治法亦是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人常常混淆二者概念,甚至错误理解。《金匮要略》...

  • 《金匮要略》是中医学的重要典籍,其作者并未在古文献中有明确记载,后世学者多认为该书为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尽管关于《金匮要略》的作者有诸多争议,但张仲景作为本书的作者身份在学术界较为普遍接受。自元代至今,《金匮要略》的注释版本多达近百种。其中,最早且较具代表性的注释为元代赵以德的《金...

  • 东汉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是古代汉医经典著作之一,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中医专著。本书撰于3世纪初,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另一部分。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中卷则论杂病,下卷记载药方。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根据...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