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诊时

是自己的呼吸次数。中医脉诊与脉搏次数关系不大,迟、数和脉搏次数有关,一般根据自己平心一呼一吸,脉来去跳动四下和缓为正常,少了就是迟了,多了就是数了,再结合其他判断有无病症,其他的脉象什么细,沉,涩等就是凭指下的感觉了。2010-02-24
平息:脉诊时医生的呼吸要自然均匀,以医生正常的一呼一吸的时间,去计算病人脉搏的至数.一般一呼一吸四次到五次,每分钟16到18次2010-02-24
是以呼吸次数去算脉动,一般一息四至或五至为正常.至为一次呼吸间脉跳动的次数.2010-02-24
一般靠医生自己的呼吸 一个手切脉至少一分钟以上2010-02-24
一呼一吸叫一息,诊脉时,医生的呼吸要自然均匀,用一呼一吸的时间去计算患者的脉搏的至数,如脉之迟数,均以息计。每次诊脉,必满五十动(即跳动50次以上)。正常的脉象是一息四至到五至。2010-02-24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04 22:02: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在进行脉诊时,通常先确定关脉的位置。具体操作是,首先将中指的指尖置于掌后高骨内,即掌后高骨的凹陷处,这是关脉所在。接下来,将拇指和无名指分别放置在寸脉和尺脉的位置。寸脉位于腕部前方,尺脉则位于腕部后方,两者之间是关脉。在确定了脉位后,中医师会进一步观察脉象的浮沉和缓急。浮脉是...

  • 中医脉诊,讲究“寸口分部候脏腑”,“寸口”即手腕处的桡动脉。具体而言,从手掌端向内,脉象被分为“寸、关、尺”三部分。其中,“寸”位对应心,“关”位对应肝,“尺”位对应肾,而左手的“寸、关、尺”分别对应心、肝、肾的证候,右手的则对应肺、脾、肾(命门)的证候。在进行脉诊时,医...

  • 中医脉诊中,寸、关、尺三个位置分别对应不同的脏器状况。寸位主要反映心脏和小肠的功能状态,关位则涉及脾胃功能,尺位则主要观察肾脏情况。(具体的脏器对应细节,我也不太记得了,只记得尺位是肾脏)如果在尺位需要较大力度才能感觉到脉动的话,可能意味着肾虚。(*^~^*)在进行脉诊时,食指、中指...

  • 寸口脉诊的基本理论是认为左右手寸口的寸、关、尺3部及每部的浮、中、沉3候的脉象,反映了人体五脏六腑的生理和病理情况。诊脉时,往往以清晨时为最佳。由于清晨时,病体内外环境比较稳定,气血运行情况较少受到干扰,此时切脉容易鉴别脉象的异常变化。诊脉时,医生先让病人休息片刻,调匀呼吸,使气血运...

  • 中医把脉分为寸、关、尺三部。其中,寸脉对应上焦,主要反映肺和胸腔的情况;关脉对应中焦,主要反映脾胃的功能;尺脉对应下焦,主要反映肾和腰的情况。通过观察三部脉象,可以了解人体各部位的健康状况。在中医理论中,人体是一个整体,各个部位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影响。通过脉诊,可以了解身体各部位的气血...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