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后怎样推拿可以有效缓解?

‍‍落枕的好发人群十分广泛,从2岁小儿到80岁的老年患者均可发生,气候寒冷的冬季尤其高发,患者往往一觉醒来就会发现自己颈项一侧肌群痉挛,多与肩部当风受寒,休息不足和躺卧姿势不良有关。

落枕是一种常见病态,治疗落枕的方法有很多,以推拿手法最为简单,效果也最好,大部分患者经过1~3次的推拿治疗后就可痊愈,一般人在家也可尝试请家人代为操作进行自我治疗,不但可尽快缓解疼痛,而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落枕的推拿治疗法
推拿手法:让患者取坐位,肩颈部涂以清香止痛霜或活络油,操作者站于患者身后,一手扶其头项,另一手以拇指和其余四指指腹揉拿患者颈项部的紧张部位,也可以大鱼际肌按揉其斜方肌,手法应柔和深透,以驱风散寒,通经活络,舒缓痉肌;点按风池、肩井和合谷穴,以及肩颈部位的痛点,以疏风止痛,缓解酸痛;弹拔颈部肌肉,用大拇指指端着力于患者颈项韧带施以弹拔手法,手法由轻到重,并重点弹拔痛点及条索物处,以疏理肌筋,滑利关节,活血散瘀。

推拿完毕后,如果再进行热敷治疗则效果更好。取纯棉毛巾一块,白醋半瓶,兑入姜汁适量,加热至沸腾,毛巾浸泡后拧干趁热敷在颈项肌肉酸痛的部位,如此反复多次更换毛巾,热敷20分钟即可。因落枕为风寒阻络,不通则痛,醋能活血化瘀,姜汁则温散风寒,两者合用局部热敷,可有效缓解落枕带来的不适。

‍‍2018-01-10
‍‍  悬钟穴

  只是两侧颈部疼的话,病在胆经,取悬钟穴。用悬钟穴治落枕(胆经上的悬钟穴在外踝尖上3寸。)

  当你感觉到两侧颈部出现疼痛时,悬钟穴能够帮上你的忙。悬钟穴是治疗落枕最好的穴位。当出现双侧颈部都疼痛时,可揉悬钟穴。
  因为它主髓,而髓与骨相连,因此对气血虚弱和失调导致的落枕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悬钟穴位于小腿外侧,在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属足少阳胆经。悬钟又叫髓会和绝骨。顾名思义,它和骨、髓都关系密切,专管人体骨髓的汇集,对与骨和髓有关的疾病都有治疗作用。另外,它是会穴,会穴的特点就是一穴连着数条经络,地位至关重要。

  落枕后只要用滚、揉、捏、推等手法给悬钟穴强有力的刺激,只需十来分钟,就能感到颈部变轻松了,如释重负。而且,经常轻轻敲打悬钟穴还有降血压的功效。
‍‍2018-01-11
‍‍按揉风池穴。凤池穴在颈后两侧枕骨下方,发际的两边大筋外侧凹陷处。用两手拇指或中指指腹放于两侧凤池处,由轻而重点压,然后用揉法做顺时针方向轻揉,直至穴位局部感觉酸胀舒适为宜。在按揉的过程中,轻轻转动颈部。一般操作2分钟左右。
按揉天宗穴。天宗穴位于肩胛骨冈下窝的中央。主动放松颈部肌肉,用中指在患者天宗穴上用力按揉2分钟,以肩背有酸胀、上肢发软无力为度。按揉时缓缓转动颈项,转动幅度由小到大。
按揉肩井穴。肩井穴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前直对乳中。用两手中指分别按于两侧肩井穴,用掌力和指力由轻而重地边拿、边提拔肌肉,同时按揉肩井穴。拿揉次数和时间以肩,颈肌肉放松为度。‍‍2018-01-11
落枕后,用拇指根外,压在痛的上边,即头盖骨边的肉,揉几下就好了,压住太硬就痛,轻压多揉会,硬处揉软<筋>,就好了。2018-05-28
mcxzy 阅读 5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8:15: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临床上病人患有落枕的病症,应该进行及时、正确的推拿手法,进行局部的按摩治疗。在颈部可以采用悬吊或者过伸牵引法,也可以在颈部采用局部的肌肉提捏法、单掌叩击法、局部按压法,和采用滚法及搓法等手法进行治疗。通过手法的治疗可以加速颈部肌肉的血液循环,能够促进局部肌肉内的新陈代谢,可以有效的缓...

  • 1. 手掌贴于颈部,轻轻推拿,力度适中,沿肌肉走向进行。2. 用手指在颈后肌肉上轻轻揉捏,缓解紧绷感。3. 适当转动头部,配合按摩动作,有助于肌肉放松。4. 可以利用热敷,如热毛巾敷在颈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但请注意,以上自我疗法仅适用于轻微落枕情况。对于持续性或严重疼痛,应立即就医,...

  • 落枕后的正确恢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哦:热敷:用热毛巾在疼痛的部位热敷,能加速血液循环,非常有效地缓解疼痛感。推拿按摩:找专业的按摩师傅进行有针对性的按摩,特别是按摩风池穴和肩井穴,能减轻软组织的水肿。针灸治疗:针灸可以梳理经络,缓解脖颈僵硬,也是针对穴位进行针对性治疗,加速恢复的好方法。...

  • 1. 推拿:通过推拿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首先,将两手同时点揉承浆、风府穴约1分钟,力道以轻柔为主。接着,将双手点揉患部对侧之合谷、后溪穴,同时轻缓左右扭动颈部。这种方法能够缓解脖子疼痛。2. 颈部按摩:出现落枕后应立即对颈部进行按摩,以减轻疼痛。最好有他人帮忙,站在患者身后,先用一指轻...

  • 当遭遇落枕困扰时,一种有效的缓解方法是采用毛巾热敷与按摩结合的方式。针对局部疼痛区域,多次进行热敷,随后进行按摩和推拿,特别关注那些疼痛最为明显的部位。通过缓慢而多次的活动,尤其是针对痛点进行活动,能够逐渐减轻不适感。此外,贴敷伤湿止痛膏或必要时接受针灸治疗,同样能带来显著的效果。为了...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