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生地有何功效?

生地黄,味甘微苦,性寒。其主要的功效包括凉血清热和滋阴补肾。
1. 凉血清热:生地黄的甘苦寒性,使其能够凉血并具有清热作用,同时还能缓解差血止血。在治疗湿热病时,对于热邪侵入营分或血分的情况,常与元参、连翘、栀子、郁金、竹叶心、丹皮、赤芍、生石膏、犀角等同用,组成如清营汤、化斑汤、犀角地黄汤等方剂。近代研究发现,生地黄具有止血作用,并能促进血液凝固。
2. 滋阴补肾:生地黄能够滋阴补肾,适用于因阴虚而有热的现象,如骨蒸痨热、干咳、咽喉燥痛、痰中带血、虚热手足心热、盗汗等症状。常与地骨皮、炙鳖甲、丹皮、秦艽、知母、白薇、元参、天冬等同用。
此外,在温热病后期,因热邪伤耗津液而致的口渴、食欲不振、午后烦热、夜间早凉等症状,也可使用生地黄与麦冬、玉竹、沙参、梨汁、冰糖、藕汁、生麦芽、炒谷芽、香稻芽等同用,以养阴生津,清热益胃。
对于阴虚不能胜热,导致的消渴症状(口渴思冷饮,饮不解渴,人渐瘦弱,小便频多,易饿等),常以生地黄与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五味子、天花粉等同用。在治疗糖尿病、尿崩症等疾病时,重用生地黄、熟地黄、山药,配合山萸、茯苓、泽泻、丹皮、五味子、紫肉桂(用量不宜过多,0.9~2.5克为宜)等,随证加减,常获良效。近代研究显示,生地黄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生地黄有鲜生地和炒炭两种用法。鲜生地性大寒,主要用于温热时疫,血中火毒热炽而狂热谵语等症。细生地或小生地性质不腻,适用于温热病后期、阴津不足而食纳不好的情况。由于生地黄味道厚滋腻,大量或久用可能会碍胃口,此时宜用细生地,或2024-04-16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5:41:3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生地黄,味甘微苦,性寒。其主要的功效包括凉血清热和滋阴补肾。1. 凉血清热:生地黄的甘苦寒性,使其能够凉血并具有清热作用,同时还能缓解差血止血。在治疗湿热病时,对于热邪侵入营分或血分的情况,常与元参、连翘、栀子、郁金、竹叶心、丹皮、赤芍、生石膏、犀角等同用,组成如清营汤、化斑汤、...

  • 1. 滋阴养血:在中医理论中,生地被视为滋补药材,能够补充人体的阴液。对于阴虚火旺、口干舌燥、头晕目眩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生地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地黄素、甘露醇等,这些物质对于促进血液生成、提高血红蛋白含量具有积极意义。2. 清热凉血:生地性质偏寒,能够清除体内的热邪。对于血热引起的出...

  • 生地是一种中药材,来源于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根茎。它的味道甘苦,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在中医临床上,生地常用于治疗热病引起的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潮热,消渴,吐血,衄血,月经不调,胎动不安,以及阴虚引起的便秘等症状。生地的主要治疗作用包括:1. 清热凉血:适...

  • 生地黄,又称生地,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用功效的中药材。它以其清热凉血的作用而广为人知,尤其在治疗温热病时表现出色。当热邪侵入营血,导致壮热神昏、口干舌绛等症状时,生地黄常被用于清营汤中,以缓解病情。此外,在温病后期,若余热未尽而阴液已伤,出现夜热早凉、舌红脉数等症状,生地黄也常被...

  • 生地黄,又称生地,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它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强心、降压和利尿等功效。生地黄经过加工后会变成熟地黄。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生地的功效以及生地黄与熟地黄的区别。1、清热凉血 生地黄味甘苦、性寒,能清营血分之热而凉血。它可用于治疗温热病之高热、口渴、舌红绛等症状。生...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