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宫寒可引发多种疾病 中医方法帮你来调理

提到“宫寒”,相信很多女性朋友并不陌生,甚至脑海中还会浮现不少关键词:月经不调、痛经、手脚冰凉……现在女性宫寒者不少,它是诱发妇科病的元凶之一。当前正值盛夏,是调理“宫寒”的好时机。记者了解到,银川市中医医院妇科辨证用药、取穴,开展了“三伏贴”和“督灸”疗法,用于治疗女性“宫寒”所致妇科疾病。

据银川市中医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潘丽介绍,现代女性不注意保暖,贪食冷饮,多坐少动,加上夏季经常吹空调,或多次流产,工作压力大,会伤及脾肾阳气,容易出现“宫寒”的问题。“宫寒”即胞宫寒冷,是很多妇科疾病的常见病因,可导致月经后错、月经过少、闭经、痛经、不孕症、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性流产、产后腰痛等。

为何盛夏时节是治疗“宫寒”所致疾病的最佳时机?

“这是因为,三伏酷暑,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肌肤腠理开泄,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息直达病处,调整人体阴阳。在夏季治疗寒症,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可有效调整机体免疫,减轻发病症状,降低发病频率。”潘丽主任解释。“三伏贴”是将药物制成一定剂型,敷贴到人体穴位,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达到祛除邪气、调理脏腑、扶正强身的目的。

对付“宫寒”疾病,除了贴敷外,还可以试试“督灸”这种中医特色外治疗法。记者了解到,“督灸”就是在人体从大椎穴到腰阳关整个背部督脉上施以隔姜灸。督脉是“阳脉之海”,统一身之阳气,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督脉两侧足太阳膀胱经上有心腧、肺腧、脾腧、胃腧、肝腧、肾腧等与五脏六腑相关的重要穴位。“督灸”可以益肾通督、温阳散寒、破瘀散结、通痹止痛,治疗“宫寒”所致疾病。

潘主任还建议,治疗“宫寒”,可选择“三伏贴”或“督灸”中的一种,也可联合治疗。还需注意以下几点:贴敷时间一般为2~3小时,可根据病情、年龄等调整贴敷时间;贴敷或“督灸”后如果出现皮肤瘙痒、丘疹、水泡等,应及时取下穴贴,症状不缓解及时就诊;贴敷及“督灸”期间忌吃冷食、冷饮。

记者 刘威2022-07-01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4:48:3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督灸”可以益肾通督、温阳散寒、破瘀散结、通痹止痛,治疗“宫寒”所致疾病。潘主任还建议,治疗“宫寒”,可选择“三伏贴”或“督灸”中的一种,也可联合治疗。还需注意以下几点:贴敷时间一般为2~3小时,可根据病情、年龄等调整贴敷时间;贴敷或“督灸”后如果出现皮肤瘙痒、丘疹、水泡等,应及...

  • 1、艾灸疗法:艾灸神阙、百会等穴位以调理奇经、暖宫散寒。或灸肚脐正中直下1.5寸处的气海穴和肚脐正中直下3寸处的关元穴,每日熏烤30分钟,坚持下来也有效。2、日常运动:“动则生阳”,寒性体质者特别需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快步走是最简便的办法,步行,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

  • 宫寒的常见症状包括手脚冰凉、小腹发凉、痛经、 冷淡等。此外,女性还可能出现经血量少、月经推迟、闭经、经期腹痛、大便糖稀、腰部酸痛、腰凉等症状。更为严重的是,宫寒还可能引发妇科疾病,如盆腔炎、 炎、先兆流产、不孕症等。针对宫寒的食疗方法,可以通过温补食物进行调理。例如,当归乌鸡汤、羊...

  • 宫寒是中医理论下的病名,不能与西医的具体病名来套,但是西医临床常见的一些妇科急慢性炎症(如 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等等)可以用宫寒辨证治疗,在临床中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鸡煮益母草 鸡一只(黑骨白毛者佳),益母草500g(分4份,一酒一醋、一姜汁、一川芎汁各浸透炒干)。将...

  • 2. 鸡煮益母草:用黑骨白毛鸡一只,益母草500g。将制好的益母草放入鸡膛内,用清汤煮。鸡淡吃,或用酒送下。鸡骨和药渣焙干为末,加归身、续断、姜为末,炼蜜为丸,每日早、中、晚各服1丸。宫寒可能导致发胖、月经异常及下腹寒冷等症状。如果怀疑有宫寒问题,建议去正规医院通过B超检查确认。在日常...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