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图 心包经的作用功效

1 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图 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洛于上,中,下三焦。其分支从胸中分出,出胁部当腋下3寸处天池穴,向上至腋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沿中指桡侧至末端中冲穴,另一分支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尺侧端行,经气于关冲穴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2 心包经上有哪些穴位 心包经之天池至中冲共9个穴位,左右共18穴,即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穴。
曲泽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尺侧。
郄门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内关再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连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大陵在腕横纹的中点处,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劳宫在手掌心,当第2,第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指尖处。
天池在胸部,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5寸。
间使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天泉在臂前区,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

中冲在中指尖端中央。

3 心包经的作用功效 中医降心包经,简称心包,亦称“膻中”,是包在心脏外面的包膜,因其部位接近于心肺,又是人体宗气的发源地,能助心肺输传气血,协调阴阳,使精神愉快,并且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4 心包经病变有什么表现 心包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手心热,手臂屈伸困难,腋下肿,胸胁胀闷,心痛,心烦,面红,目黄,嬉笑无常等。

2022-12-18
mcxzy 阅读 25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9:59: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图 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洛于上,中,下三焦。其分支从胸中分出,出胁部当腋下3寸处天池穴,向上至腋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沿中指桡侧至末端中冲穴,另一分支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尺侧端行,经气于关冲穴与手少阳三焦经...

  • 它的支干脉:沿胸内出胁部,当腋窝下三寸处(天池穴)往上到腋窝下,沿手臂里侧(天泉穴),于手太阴、手少阴中间,进到肘中(曲泽穴),下往前臂,走两筋(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筋腱中间)(郄门穴、间使穴、内关穴、大陵穴),进到掌上(劳宫穴),沿中拇指桡侧出自于尾端(中冲穴)。它的支脉:从掌...

  •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循(循字据《针灸甲乙经》卷二及《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王注补)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循行路线 从胸中分出,沿胸浅出肋部,腋下三寸天池穴处,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劳宫穴处,沿中指桡侧到中冲穴处。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出其尺侧端关冲穴处,交于手少阳三焦经。心包是包在心脏外面...

  • 1 心包经的准确位置图 手厥阴心包经自胸中起始,出来属于心包络,向下贯穿膈肌,联络上、中、下三焦。它的分支,从胸中出走胁部,在腋下三寸的部位(天池)又向上行至腋窝下面。沿上臂前边,行走在手太阴肺经和手少阴心经之间,进入肘中(曲泽),下行前臂两筋(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的中间,...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