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灸能治胃病吗?胃病三伏灸灸哪里穴位?

胃痛胃胀胃酸胃难受,胃病将会伴随你的一生,让你吃饭都不得安生,三伏灸作为中医传承的精华,对于很多慢性病症作用良好,那么,三伏灸可以治胃病吗?
三伏灸能治胃病吗
寒湿困遏脾阳无力运化需要温经散寒,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人体阳气外发,伏阴于内。正是治疗脾胃虚寒症的大好时机,而最简单有效又无痛苦的方法就是用“三伏灸”进行治疗。

“三伏灸”利用一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也是人体内阳气最充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灸法,温灸相关穴位,驱寒祛病。这时候治疗脾胃虚寒症候,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效果。

三伏灸治胃病灸哪里
温灸的穴位可选用:脾俞、胃俞、三焦俞、中脘、天枢、神阙、足三里
三伏灸的适合的人群
1、 呼吸系统疾病:反复感冒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哮喘、支气管炎。

2、 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痛、慢性胃肠炎、腹泻、消化不良等。

3、妇产科疾病: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

4、调理(治未病):各种体虚、寒症者、肾阳不足等人群。

5、往年三伏穴位贴敷效果不明显者,可以选择做三伏灸。

艾灸治胃病灸哪里
胃俞穴

胃俞穴位置:找到第12胸椎,在它的骨性标志之下,旁开1.5寸处 。

功效:艾灸该穴位有和胃健脾,理中降逆之功效,主治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肠炎,失眠等症。

中脘穴

中脘穴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从肚脐向上量4寸处。

功效:艾灸该穴位可以通调腑气,和胃止痛。主治呕吐,反胃,腹胀,胃炎,胃溃疡,泛酸,胃出血,胃下垂等症。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置: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功效:艾灸该穴位可促进消化吸收,健脾养胃,改善人的免疫功能,对肠胃,心血管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煮至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急慢性肠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等消化系统病症。

神厥穴

神厥穴位置:位于肚脐中央,为任脉之要穴。

功效:艾灸该穴位有温阳益气,健运脾胃之功效。煮至腹痛,泄泻,脱肛,水肿,虚脱等症。

内关穴

内关穴位置: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处,掌长肌腱与桡侧腕肌腱之间。

功效:艾灸该穴位可健胃止痛,主治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或慢性胃黏膜变化,上腹不适,胀痛或烧灼感,以及食欲缺乏,恶心,呕吐,泛酸等症。

梁门穴

梁门穴位置: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处。

功效:消食导滞,主治食欲不振,胃痛,呕吐,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神经管能症等胃部疾病。2022-09-08
mcxzy 阅读 36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5:56: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通过三伏灸的温热刺激,可以有效地促进体内的气血流通,改善微循环,从而达到缓解手脚冰凉的效果。同时,三伏灸还能帮助调节脾胃功能,改善食欲不振的状况,增强身体抵抗力。除了针对特定症状的治疗外,三伏灸还强调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是恢复体力的关键,这有助于身体更好地应对各...

  • 5、往年三伏穴位贴敷效果不明显者,可以选择做三伏灸。艾灸治胃病灸哪里 胃俞穴 胃俞穴位置:找到第12胸椎,在它的骨性标志之下,旁开1.5寸处 。功效:艾灸该穴位有和胃健脾,理中降逆之功效,主治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肠炎,失眠等症。中脘穴 中脘穴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从肚脐...

  • 1. 温中补虚:三伏灸能够调理脾胃,增强机体的元气,对于体质虚弱、消化不良的人群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2. 温阳散寒:通过艾灸的热力作用,能够驱散体内寒气,改善寒性病症,如关节疼痛、手脚冰冷等。3. 除湿健脾:三伏灸有助于消除体内湿邪,提升脾胃功能,对于湿气重、脾胃虚弱的人群尤为适用。三伏灸是...

  • 不过三伏灸要遵从医嘱,且操作一定要规范,不宜在家擅自操作,且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用这种疗法。三伏天艾灸,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等作用,能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针对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感冒、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

  • “三伏天”快到了,高温、潮湿、闷热模式即将开启。不过,这个时段也是贴“天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胃炎、颈椎病等慢性疾病的最佳时期。天炙配合中药调理疗效更佳 冬病夏治,就是对冬季气候寒冷时好发及感寒后易发的一些宿疾,在夏季气温高和机体阳气旺盛时,通过穴位药物贴敷来养阳补益,...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