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指南】养肝常按这4个穴位

【中医指南】
养肝常按这4个穴位
卜庆萍
如何 养生 呢?除了日常生活要注意的一些习惯之外,也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来 养生 。 养生 首先养肝。肝主疏泄,主条达气机,肝的功能正常则人体气机通畅,阳气易于升发。养肝可按揉期门、肝俞、太冲、太溪四大穴位。
肝俞穴
取穴法:双手握拳,手臂屈曲,拳背置于后背两侧,当前臂呈水平位时,手背的位置就是肝俞穴。
操作方法:用拳背在穴位上做上下搓动,以局部发红发热为度,按摩3-5分钟。
作用:疏肝利胆,理气明目。主治黄疸、胁痛、胃痛、吐血、眩晕、夜盲、目赤痛、青光眼,脊背痛及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等。
期门穴
取穴法:从乳头往下数两个肋间隙就是。
操作方法:按摩时以手掌置于期门穴,沿肋间隙做前后搓动,以局部发红发热为度,按摩3-5分钟。
作用:期门穴是肝的募穴,肝俞是肝的背俞穴,分别是肝气输注于前胸和后背的重要穴位,两者配合按,可起到疏肝理气、养肝柔肝的作用。
太冲穴
取穴法:正坐垂足或仰卧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之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在拇短伸肌腱外缘处取穴。
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
操作方法:用拇指点揉2-3分钟。
作用: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是肝的原气输注之处,按之可培补肝之元气。
太溪穴
取穴法:太溪穴位于内踝尖和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操作方法:按摩时取坐位,用拇指点揉2-3分钟即可。
作用:太溪为肾经原穴,按之可培补肾之原气。中医讲肝肾同源,肝属木,肾属水,水能涵木,按揉太冲穴和太溪穴可起到滋水涵木、补肾养肝的作用。
2022-07-02
mcxzy 阅读 81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4:26:2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行间穴”位于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是火穴。肝属木,木生火,若肝火过旺,可通过此穴泻心火。春天肝火旺盛时,多揉“行间穴”,有助于将心火排出。4、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它是肾的原穴,相当于储存肾脏元气的仓库。肝属木,肾属水,树木需要水的滋养...

  • 4、肝俞穴: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潭”,肝俞是养肝不可缺少的养生要穴。肝俞与太冲搭配,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它的取法是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5...

  • 1、大敦穴:位于大脚趾内侧趾甲缝旁,是肝经的重要穴位。按摩或艾炙大敦穴能清肝明目,使人头脑清晰,精神焕发。2、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的凹陷处。作为肝经的原穴,按摩太冲穴能调动肝经的元气,维护肝脏健康。3、行间穴:位于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的缝隙上。作为火穴,按摩行间...

  • 那么,养肝按摩哪些穴位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大敦穴大敦穴位于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大敦穴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

  • 1、肝俞穴 位置:肝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功效:肝的背俞穴,是肝之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湿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具有散发肝脏之热的功效,可补肝阴,养肝柔肝,现代医学主要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胆囊炎、夜盲症、近视等。按摩:采取俯卧姿势,双手大拇指的指腹...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