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6:头部穴位

前一篇概述了小儿推拿中最重要的手部穴位,这次来汇总下头部的穴位。
因着头部在人身体上的重要作用,头部穴位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大类:安神醒神、益智、发散外寒、通鼻窍;故又有常见的头面四大手法,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轻度感冒、发烧、头痛等症状,后面会跟大家详细分享~~
一、正面
从正面来说,头部主要穴位有:
1.迎香穴
鼻翼旁开0.5寸(同身寸,切记!)。一般孩子比较小,只要揉鼻翼两旁即可。
其主要作用为宣肺气、通鼻窍。简单来说,孩子刚开始有流涕或鼻塞现象,揉揉迎香穴,即可缓解~~亲测绝对有效!老二已经被揉好了好几次(外加黄蜂出洞),连三驾马车都用不上。
2.太阳穴
这个不用说了,当过学生、做过眼保健操的都对这名字如雷贯耳。
那么,大家真知道这个穴位在哪儿吗?我想大部分做眼保健操的都是糊弄糊弄的,所以才会还有那么多眼镜同胞嘛~~
位置呢(敲黑板!!!),眉梢与眼角沿线的连接,眉后凹陷处。头面四大手法中的要穴。
3.眉弓(坎宫)
也是四大手法中的要穴之一。顾名思义,就是眉骨的线形穴位。
眼保健操中最后一节“按太阳穴轮刮眼眶”,把上面两个穴位一并做了,可见均有“清热明目”之效。小时候没人告诉这道理啊(当然,告诉了估计也会擦烂糊~~)
4.囟门
就是宝宝体检时每次必查之处,早闭不可,晚闭也有问题的地方~~
其作用:镇静安神,通鼻窍~~
5.百会
又是一个大名鼎鼎的穴位(武侠小说里常有哈)~~还是那句话:在哪儿?
前后正中线和两耳连线的交点。简单点,两手拇指位于两耳部,两中指在头部交汇处基本就是了~~
说到百会,不得不说“四神聪”了。注意啦,要想娃聪明的,多揉四神聪哈~~
四神聪,在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处。对于娃娃们来说,只要揉百会一圈就可都顾及到,不用太在意位置~~
6.天门
四大手法中穴位之一,又名“攒竹”、天庭。位于两眉中(印堂)至发际线一直线。
头面四大手法,以“开天门”作为推拿起式,即两拇指自眉间向发际线推。
其作用同样在于镇静安神,清热明目,兼有祛风散表、开窍醒脑之功效。
二、脑后
没有合适的大图,大家将就下哈~~
1.耳后高骨
四大手法的最后一个要穴。顾名思义,耳后的高骨处,即两侧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处。
其作用在于镇静安神,祛风解表。也是“安眠穴”。
2.风池

位于斜方肌上部外缘与胸锁乳突肌上端后缘之间凹陷处。基本是从脖子根延肌肉方向向上推,推到推不动的地方,即为风池。一般是在后发际线两个尖尖周边(发际线平整的,别问我~~自己推推看吧~~)。
风池为内风、外风聚集交汇之处,故主要作用为发散外寒,所以连带着周边的耳后高骨也有祛风解表的作用。
对孩子来说,主要是祛除外风;对成人来说,还可祛除内风,所以可预防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等。
3.天柱骨
后发际到大椎一条线,即天柱骨,为特定穴。大椎有很好的泄热的作用,特别是咽喉引起的发热。所以常用“清天柱骨”,来应对咽喉引起的发热和降逆的作用。
好啦~~头部主要穴位介绍完啦~~下面,把头面四大手法给汇总下哈。
三、头面四大手法
1.作用
经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对四大手法中涉及的穴位及作用有了大致了解。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 缓解感冒发烧。 对于经常性与小儿感冒发烧战斗的妈妈们来说,这就是大大的有用啦~
2.操作步骤
四大手法易操作,适合中医推拿小白,大家如有需要,均可在家尝试~
1)开天门: 推拿起式,有天人相应之意。
操作上文已有描述,即两拇指交替自眉间向发际线方向推。
2)推坎宫 :祛风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
操作:两拇指同时从两眉头向眉尾方向推。
3)揉太阳穴: 作用同上~
操作:两拇指或中指按揉太阳穴。
4)揉耳后高骨 :作用同上~
操作:两拇指或中指按揉耳后高骨穴。

以上,即小儿推拿中常用头部穴位的汇总,比之手部穴位,少了不少~~后面该准备哪一部分的穴位了呢?大家可有好的建议?
2022-06-10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8:27:3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拿风池:在头部,枕骨下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凹陷中,用拇指与食指提拿。下推天柱骨:从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用拇指或食指指面自上而下直推。揉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用指端揉动。擦膻中: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用手掌大鱼际上下擦。揉中脘:上腹部,前正中线上,...

  • 板门穴位于手掌大拇指下方的大鱼际处,即伸开手掌后突起最高处。这个穴位在中医和小儿推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位置 板门穴的具 置在大鱼际肌肉隆起最高的地方,重按会有明显的酸胀感。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儿,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定位找到这个穴位。作用 板门穴的主要作用包括:健脾和胃:按揉板门穴可...

  • 风府——祛风要穴之首 定位取穴: 位于后正中线,后发际正中上1寸(后发际上约一个手指头的宽度),如上图。这里的寸不是指我们常说的长度单位的寸,而是中医的说法,叫同身寸,意思就是根据你自己的长短定出来的长度。就像人有高矮,比如姚明,人高的,他的寸就比我们的寸长,小孩子的寸就比...

  • 定位取穴 :指眉梢延长线与外眼角延长线的交点,一般这个地方摸下去有个凹下去的小窝。功效主治: 疏风解表,清利头目,调节阴阳。太阳穴是小儿推拿起式的第三招,调整左右两边的阴阳。作用机理: 太阳穴,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一左一右意味着一阴一阳。怎么会有这样的功效出来?太阳穴的主要作用也是...

  • 位置:眉心向上划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中间点交会点,即为百会穴。以百会穴为轴点,在百会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为四神聪穴。手法:在百会穴用手指轻揉30至50次,如担心摸不准穴位,可以用三个手指轻揉。四神聪穴穴点难以一一摸准,可以四指并拢,张开手掌,在孩子头部顶部轻揉,促进孩子入睡...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