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病保健的原理是什么?正确施灸的五大要点



作为传统的中医疗法,艾灸既可以治疗,亦可以保健。那艾灸的治病原理是什么呢?这就涉及人体经络问题了。下面,让我们了解人体经络,清楚艾灸的治病原理,以便在对后面的疾病保健施灸时,做到明明白白艾灸。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即经脉,贯穿上下,沟通内外,是主干;络,即网络,是分支,纵横交错,遍布全身。两者将人体联络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行气血,平明阳,使人体各器官保持协调和平衡。人体共有十二正经,即
肺经、心包经、心经、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胃经、胆经、膀胱经、脾经、肝经和肾经。
此外,分布于人体的不同部位,又有不同的经脉。分布于身体正面和背面的中线,分别叫任脉和督脉。分布于四肢的不同部位,又有不同的名称。上肢的经脉称手经,下肢的经脉称足经。四肢内侧的称阴经,外侧的称阳经。四肢内侧前、中、后的经脉分别叫太阴经、厥阴经、少阴经,四肢外侧前、中、后的经脉称为阳明经、少阳经、太阳经。

穴位施灸是打通经脉的手段
每个经络各有所属的腧穴,腧穴以经络为纲,经络以腧穴为目,二者之间是纲举目张的关系。腧穴包括十四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所有腧穴都能治疗该穴位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局部疾病,同时,十四经腧穴还可以治疗与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症,有的甚至可以影响全身的功能。正是因为腧穴的这种作用, 通过经脉的运行原理,达到施灸治病的原理的艾灸,在灸治某疾病的同时,会把其他病症治好,便是不足为奇的事情了。
正确取穴和艾灸
正确取穴和施灸的关系很大,为此,有必要交代一下取穴的方法之一——手指同身寸。这就是以被施灸者的手指为标准来测量定穴的方法,包括如下三种:
横指同身寸:即被施灸者将除大拇指外的其他四指并拢,横经中指近掌指关节横纹四指宽度测量为3寸,这种方法适用于上下肢、下腹部的直寸和背部的横寸。
拇指同身寸法:即以被施灸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付,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中指同身寸:指以患者的中部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横纹头之间作为1寸,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

正确施灸要点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时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
平和心态,明确对象
施灸前要保持心情平静,不要有较大的情绪波动,同时要在施灸前后各喝一杯温白开水,这有利于排毒。对于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不要施灸;对于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的人,或正行于经期的女性不要施灸;某些人患了传染病,或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处于身体极度衰竭、形销骨立等情况不要施灸。同时,有些病症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确定部位,注意顺序
对于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施灸。
同时,在施灸的过程中,要注意施灸的程序,一般来说,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正确 ,找准穴位
施灸时,受灸者的 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舒适、自然。同时,施灸者要找准部位、穴位,这样才能保证艾灸的效果。
把握温度,按序施灸
施灸时要注意温度,以兔烫伤或灼伤。对于皮肤感觉迟钝的人或者小孩,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同时,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对于 养生 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灸后调养注意事项
施灸后要注意个人卫生如果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会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灸后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忌食生冷油腻的食物;原则上,艾灸后不要马上用冷水洗手或洗澡,如果要用,最好在30分钟后再使用。

2022-07-30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6:14: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艾灸的核心机制在于利用艾叶中的有效成分,通过燃烧的艾绒产生的热量和烟气,将这些成分导入人体。这种导入方式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精油疗法,但艾灸更注重的是通过温热效应和药理作用,实现整体的健康调理。艾草的品种不同,其活性成分的含量也会有所差异。例如,蕲艾和川艾中侧柏酮的含量通常超过2%,而红脚...

  • 3. 艾灸通过艾热刺激体表的穴位或特定区域,激发人体经气的活动,进而调整那些可能出现紊乱的生理和生化功能,以此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4. 艾灸的原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艾条燃烧产生的热量能够温通经络、行气活血、驱寒除湿;另一方面,艾草本身具有通十二经络的特性,这也为艾灸的效果提供了理论...

  • 艾灸的原理是什么?艾灸的原理可以从经络学和气功学两个方面来理解。经络学认为,人体内部的经络是连接神经、脏腑、经脉的系统,在经络上经过的部位是人体的敏感区,也是治疗疾病的重要穴位。气功学则认为,安排艾绒直接燃烧在人体的穴位上,通过温灸等方式来调节人体脏腑器官,促进血液循环,以防止疾病的发...

  • 1、艾灸的原理艾灸是将艾条或艾绒,放置在体表的穴位或患处进行熏灼,熨烫或贴敷,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和气血,扶正祛邪,调整人体生理功能平衡,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目的。2、艾灸的好处艾灸调理范围广,无毒副作用,是中医有效的治疗手段,能有效调理机体的生理...

  • 艾灸是一种基于中医理论的疗法,其原理主要是通过燃烧艾叶,产生温热刺激,结合经络穴位,达到温通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目的。具体来说,艾灸的温热刺激能够激发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从而达到治疗与保健的效果。详细解释:1. 艾灸的温热刺激:艾灸在燃烧艾叶时,会产生温热刺激。这种温热刺激能够渗透皮肤,达到...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