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穴位

现代人随着熬夜,饮食作息不规律,压力过大等导致元气不足。气出了问题,直接的表现就是气虚。

生活中常见一些久病之人、重病之人、劳累过度的人、后天失养的人、年老体弱的人,由于脏腑机能衰退而气不足,他们少气懒言、声音低微、神疲乏力、呼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一系列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

怎么样保养我们的气呢?有三个重要的穴位,就是气海、膻中、足三里,百用百灵。

因为腧穴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联系。在临床上,医生利用腧穴的功能特点,可以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气海

功效 :顾名思义,就是人体元气的海洋,具有极高的补益元气的功能,中医经典上认为

气海能够治疗脏气虚弱、真气不足等一切因气虚导致的疾病,所以补气首选气海。

位置 :气海是任脉上的穴位,位置很好找,在肚脐正下方1.5寸。你把除拇指外的其余

四指并拢,从肚脐处向下量,四指并拢的宽度为3寸,一半就是1.5寸。

手法 :气海是全身非常重要的强壮穴,用艾灸的方法最好。可以用艾柱灸5~14壮,或者

用艾条灸20~30分钟。经常灸一灸气海,可以培元固本,起到很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膻中

功效 :有上气海之称,主要的功能是调益肺气,能调一身之气,尤其对肺脏的保健功效

很好。用膻中配气海,一上一下,既能补元气,又能调肺气,气机调顺了,人体就不会产生淤滞,身体自然安然无恙。

位置 :膻中很好找,在人的胸口位置,两个乳头之间的中点就是。

手法 :可以经常按摩膻中进行保健,也可以用艾条灸20~30分钟。人们悲伤的时候往往

捶胸顿足,捶胸的地方就是膻中的位置。这也很有科学道理:捶胸其实就是对膻中进行按摩,从而使肺气顺畅,排解了抑郁。同时,捶胸能刺激胸部的胸腺,有免疫调节作用。

足三里

功效 :足三里既能补脾胃之气,又能补元气。上文说过,水谷之气是气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靠脾胃运化而来,所以补气用足三里是必不可少的。

位置 :足三里怎么找呢?我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正坐着的时候,小腿和大腿成直

角了,我们从外膝眼往直下取4横指的距离,也就是你的同身寸的3寸,然后再往胫骨前缘量1横指(中指)。第二个方法:站着的时候,把同侧的手掌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四指直指向下,中指尖所指的地方就是足三里。

手法 :用足三里保健,最好是艾灸,每次用艾条灸20~30分钟,可以经常灸它。

现在你可以看出用气海、膻中、足三里大补元气的奥妙了吧?用气海补元气,用膻中调肺气,用足三里补脾胃之气,这样先天之气、水谷之气、清气三气同补,生命的原动力强了,身体想不好都难。2022-06-06
mcxzy 阅读 186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0:20:3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阿是穴,一种随病而定的穴位,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这类穴位不固定位置和名称,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取穴方法是按压病人,若有酸、麻、胀、痛、重等感觉和皮肤变化,即为临时认定的阿是穴。阿是穴的起源与传说有关,传说是华佗在给人治病时,扎了好几个穴位无效,后来...

  • 阿是穴,作为穴位分类名,又被称为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这类穴位不固定,一般位于病变附近,也可能在较远部位。取穴以痛为腧,即"有痛便是穴"。根据按压反应,病人有酸、麻、胀、痛、重等感觉和皮肤变化而临时认定。传说中,华佗治病时扎了好几个穴位无效,偶然按摩到一处,病人喊"啊是",后...

  • 阳溪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之经穴(五行属火),出自《灵枢·本输》。阳者,热也、气也,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阳热之气。溪者,路径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气在此吸热后蒸升上行天部。本穴物质为合谷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此后吸热蒸升并上行于天部,故名。 阳溪穴位就是于人体的手背上,阳气汇...

  • 中医的4大神奇穴位分别是什么?中医有个著名的“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这首歌诀出自明代的《针灸大成》,里面介绍了足三里、委中、列缺、中医的4大神奇穴位分别是什么?中医有个著名的“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

  • 2.少府穴牛黄清心丸 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律不齐。经常按,相当于吃牛丸清心丸,对心脏的保护效果是很好的!3.太白、商丘、太冲补中益气丸 此三穴位帮助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穴位具有良性、双向调节的优点,因此不用担心像服中药一样带来滋腻的副作用,所以仅用太溪穴、太冲穴、太白穴三个补穴就...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