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按摩什么位置最好 脾虚怎么按摩

1 按摩公孙穴补脾安神 公孙穴位于脾经上,且联络足阳明胃经,通冲脉,是八脉交会的要穴,具有补脾和胃,调心安神的功效,可治疗胃痛,痢疾等肠胃疾病,心烦,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
补脾按摩手法:公孙穴通冲脉,对舒筋,引血,行瘀有重要作用,通过按压公孙穴消除血气阻滞的方法是,找准穴位,以大拇指稍用力按压,以有明显酸胀感为度。
取穴:此穴位于人体脚内侧,第1跖骨基底前下方的凹陷中,赤白肉际处。

2 按摩三阴交除湿去虚胖 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均在本穴交会,是可以经常按摩的保健穴,按摩此穴具有健脾和胃化湿,舒肝益肾,调经血,主生殖的效果,对肝,脾,肾2的疾病都有防治作用,
补脾按摩方法:取坐位,抬起一只脚放在另一条腿上,大拇指弯曲,指腹置于穴位上,用指尖垂直按压穴位,力度以出现较强的酸痛感为宜,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1-3分钟,孕妇禁按此穴。
取穴:三阴交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取穴。

3 按摩脾俞穴补脾利湿 脾俞穴为脾脏散热除湿之要穴,脾脏的湿热之气借由此处向膀胱经疏散,故名脾俞穴,按揉该穴位具有和胃健脾,升清利湿的作用,是脾脏最重要的保健穴之一。按揉脾俞穴能调和脾胃,解湿热之气,消除肢体乏力,背痛等虚劳症状,同时也是治疗肠胃疾病的要穴。
补脾按摩手法:被按摩者俯卧,按摩者用两手大拇指按在左右脾俞穴位上(其余四指附着在肋骨上),按揉约2分钟,或捏空拳揉搓穴位30-50次。
取穴:该穴位位于背部,在第11胸椎棘突下,脊中旁开1.5寸处,取穴时常需取俯卧位。

4 按摩章门穴保养脾胃 章门穴归于足厥阴肝经,为脾的募穴,脏之会,是脾的经气结聚之处,具有健脾和胃,调中补虚,益气养血之功,主治神疲肢倦,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呕吐,小儿疳积等。
补脾按摩手法:仰卧位或坐位,以双手的大拇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的章门穴,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点揉,点揉时力度要均匀,渗透,不可使用蛮力,以免引起损伤,以局部有酸痛感为佳。
取穴:仰卧或侧卧位,在腋中线,屈肘合腋时,当肘尖止处即为该穴。

2022-11-18
mcxzy 阅读 137 次 更新于 2025-04-18 10:48: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脾虚可以按摩足三里、三阴交、神阙穴等穴位,临床取穴按摩谨遵医嘱。1、足三里:位于主阳明胃经,位置在小腿外侧下3寸,具有补中益气作用,能改善脾胃功能。2、三阴交:位于内罗上3寸,可以治疗三条 上的功能异常,可以改善脾胃虚弱、腹胀泄气等症状。3、神阙穴:神阙穴即肚脐,能够温阳救逆,利水固脱...

  • 足三里是中医经络学中一个对脾虚有良好治疗作用的穴位。它位于小腿胫骨上,从膝盖下方向下四横指的位置即是。每日适度按摩足三里,不仅可增强脾胃功能,还能提升机体免疫力。在按摩时,建议稍用力按压,直至感到穴位处胀痛为宜。这种刺激方式有助于健脾和胃,改善脾虚引发的各种不适症状。太白穴作为脾经的原...

  • 1. 脾俞穴:位于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位置。按摩此穴位可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有助于改善脾虚引起的消化不良等问题。2. 胃俞穴:同样位于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位置。按摩此穴位可促进胃肠消化,对于脾虚导致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有良好的缓解作用。3. 足三里穴:位于...

  • 1.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是脾经的重要穴位,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的位置。定期按摩此穴有助于健脾和胃、调理气机,促进湿气的排出。2. 中脘穴: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的中点。按摩此穴可以健脾和胃、消食化湿,对于脾虚湿气重引起的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有良好的缓解作用。3. 阴陵泉...

  • 宝宝脾虚推拿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揉足三里:位置:足三里位于宝宝的外膝下4指的地方。操作:左右腿各自揉大概1分钟的时间。效果:坚持可以帮助宝宝改善脾虚,使宝宝不再一直很瘦小。捏脊:操作:将宝宝翻过来趴着,两手沿着脊柱旁边,用食指轻轻把皮捏起来然后向前推进,从尾部捏到颈部。次数:每一次至少...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