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护肝按摩哪里 按摩对肝脏有益

1 按摩肝俞柔肝养血 肝俞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按摩方法:正坐或站立,双手放到背部,大拇指置于穴位上,用指腹垂直按揉穴位,力度以出现酸痛为宜,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1-3分钟。
按摩功效:肝主疏泄,按摩肝俞能促进消化,促进水谷精微在体内的运化;再者肝俞是肝在背部的反应点,按摩肝俞,能柔肝并补益肝血,肝血充足,就能保证肝的气机正常。

2 按摩章门疏肝理气 仰卧位或侧卧位,在腋中线上,合腋屈肘时,肘尖即是该穴。
按摩方法:站姿,双手大拇指置于两侧穴位上,其余四指屈曲,用大拇指的指腹垂直按揉穴位,力度以出现胀痛感为宜,按摩时间1-3分钟。
按摩功效:利气,疏肝健脾,理气散结。“章门”意指肝经的强劲风气在此风停气息,是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章门是脏会穴,统主五脏疾病。按摩章门能帮助肝疏通气机,维护肝的疏泄正常。

3 按摩期门疏肝活血 期门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面或指节向下按压,并做环状按摩,持续2分钟。
按摩功效:期门穴属足厥阴肝经,为肝经之募穴,肝脏是体内重要的解毒器官,肝失疏泄,体内的毒素无 常排出,可见便秘,口臭等病症,刺激本穴可增强肝脏排毒功能。

4 按摩太冲平泄肝热 太冲在正足背侧,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按摩方法:坐位,两腿并拢屈曲,大拇指置于穴位上,用拇指的指腹按揉穴位,力度以出现酸痛感为宜,按摩时间3-5分钟,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另一侧穴位。
按摩功效:平肝泄热,舒肝养血,清利下焦。“太冲”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向上冲行,太冲是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按摩太冲能泄肝经湿热,柔肝养肝。

2022-12-17
mcxzy 阅读 49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6:07:2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肝腧穴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背部反映肝脏的穴位。通过按摩此穴,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肝脏疾病。因此,经常按摩肝腧穴是养肝护肝的一种有效方法。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的凹陷处。它对于治疗胆腑疾病具有重要作用,也是脂肪肝治疗的要穴之一。因此,定期按摩阳陵泉穴有助于养肝护肝。

  • 太冲穴位于足背部,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是肝经的原穴。春季是养肝护肝的好时节,通过按摩太冲穴可以帮助调节肝脏功能。按摩时,可以用拇指指尖垂直按压穴位,慢慢施力。肝俞穴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中医理论认为,当肝脏出现病变时,肝俞穴会出现异常反应,如敏感、压痛等。因...

  • “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2、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经的原穴,大约相当于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按摩刺激太冲穴,能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功能正常。3、行间...

  • 肝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位置,是肝经气血汇聚之处。此穴能够调节肝脏的功能,促进肝脏气血的流通,对于肝气不舒、肝胆湿热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按摩肝俞穴,可以起到养肝护肝的效果。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是肝经的原穴。

  • 太冲穴位于足背部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是肝经的原穴。肝脏的个性和功能在此穴都能体现,因此养肝护肝可多按摩此穴。方法是用拇指指尖对穴位慢慢地进行垂直按压。肝腧穴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是肝脏在背部的反应点。刺激此穴有利于肝脏疾病的防治。中医理论认为,脏腑出现病变时都...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