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艾灸穴位有哪些健身作用

灸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穴,为足三阴经之交会,具有保健和胃,调补肝肾,调理经血,主生殖的作用。。主治肝、脾、肾三脏的疾病。防治各种类型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神经病和妇科病等多种疾病。
灸风池穴:风池穴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中,深层为头夹肌;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小神经之支。具有松弛肌肉,缓解肌肉僵紧的作用。对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出血,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等疾病的防治。2017-12-03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3:19:5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首先是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方。艾灸此穴位有助于清热凉血、消炎解毒,对于因血燥导致的血液流动不畅和血液浓稠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艾灸大椎穴主要针对的是单纯性肥胖,对于实胖型减肥者来说可能并不合适。其次是腰阳关穴,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此穴位主要治疗妇科月经失调和内分...

  • 身柱穴,督脉之穴,位于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灸此穴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对青少年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能缓解疲劳、失眠、头痛等问题,对胃肠道疾病、精神萎靡与呼吸系统疾病也有防治效果。大椎穴,又名百劳穴,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灸此穴能解表、疏风、散寒,增强免疫力,适用于...

  • 1. 气海穴位于肚脐正下方约1厘米处。艾灸气海穴能够生津益气,缓解脾胃虚寒症状,有助于补充气血。若您常感疲劳、口渴且出现脱肛问题,可定期在此穴位进行艾灸。2. 太溪穴位于脚踝内侧上方。艾灸太溪穴有助于补血养阴,特别适合气血不足、体质虚弱的女性。对于痛经女性,将艾灸贴敷于腹部可缓解疼痛,市面...

  • 一、背部穴位 艾灸背部可以帮助调节全身的气血运行,尤其是针对背部的腧穴,如肾俞穴、命门穴等。这些穴位对于阳虚、体弱、易感风寒的人来说尤为适宜。艾灸这些部位能够振奋阳气,增强抵抗力。二、腹部穴位 腹部的穴位如中脘穴、神阙穴等,艾灸这些部位有助于调理脾胃功能,对于胃痛、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有...

  • 1. 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的位置。艾灸此穴位有助于温补阳气,对肥胖尤其是下腹肥胖具有显著效果。2. 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在肚脐上方大约一掌的位置。艾灸中脘穴能够刺激肠胃蠕动,促进消化,减少腹部脂肪的积累。3. 水分穴 水分穴是腹部的另一个重要穴位,位于腹部正中央,有助于消除水肿...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