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来偷师:推几个艾灸穴位治暑溼

【导读】:夏季闷热潮溼,大量的溼气会进入人的体内,久而久之就容易引起各种疾病。可你知道吗?就算是溼气肆意进入,也可以通过艾灸的方式来治疗。下面就来介绍几个艾灸穴位,小伙伴们要留意咯。
1、足三里穴艾灸祛溼
足三里穴是位于外膝的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的位置,艾灸10-15分钟即可,需坚持一段时间,很快可以看到祛溼的效果。
 2、丰隆穴艾灸祛溼
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针对这个穴位祛溼,效果较佳。每日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溼。

 3、解溪穴艾灸祛溼
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
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溼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溼。
  4、关元穴艾灸祛溼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
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溼。
  5、中脘穴艾灸祛溼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的位置上。
每天艾灸10-15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不适的症状,同时有助于祛溼。
  6、谷穴艾灸祛溼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2022-10-18
mcxzy 阅读 85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0:11:5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卒中二周之后,针灸治疗只取患肢腧穴,如上肢取肩帮、曲池、合谷、外关,手臂挛屈者加刺尺泽、曲泽,下肢取环跳,风市、阳陵、足三里、丰隆、飞扬、昆仑、太冲,以催气通络法疏通经脉。在处方用药上也重用祛风通络,平肝熄风,豁痰宁神之品,例如明天麻、嫩钩藤、炒防风、蔓荆子、嫩桑枝、络石藤、竹沥半夏、九节茸蒲...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