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四大养生穴


  人体穴位众多,每一处都有其独特功效,对于并非中医专业的人们而言,可以采取“重点突击”的策略,因此,您最不可错过的是掌握人体四大经典养生穴的 *** 方法。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人体养生穴位,希望对你有用!
  4个人体经典穴位
  1、持国天王—关元穴
  又名丹田,任脉之穴,在脐下三寸处。关元穴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

  主治: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尿浊尿血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各种疝气;浮肿;中风脱证及一切虚劳损伤;四肢厥冷等。
  操作:
  雷火灸,每穴15分钟,三日一次,10次一疗程。
  魔灸罐灸,每穴20分钟,隔日一次,10次一疗程。
  2、广目天王—命门穴
  又名精宫,督脉之穴,在第二腰椎之下于脐相对,其气与肾相通,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
  主治:五劳七伤、虚损腰痛、尿频、遗尿、阳痿、早泄及各种虚寒病病症。
  操作:
  雷火灸,每穴15分钟,三日一次,10次一疗程。
  魔灸罐灸,每穴20分钟,隔日一次,10次一疗程。
  3、增长天王—中脘穴
  又名太仓,任脉之穴,在脐上四寸。具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化溼之功效。
  主治:胃脘痛、恶心呕吐、呃逆、反胃、疳疾、腹胀、腹泻、溃肠病、胃下垂、浅表性胃炎、胃痉挛、消化不良、肠炎、胃神经官能症等一切胃肠病症,虚劳百损,四肢乏力等症侯。
  操作:
  雷火灸,每穴15分钟,三日一次,10次一疗程。
  魔灸罐灸,每穴20分钟,隔日一次,10次一疗程。
  4、多闻天王—足三里穴
  又名下凌,在外膝眼下三存疑横指处。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
  主治:胃痛、副胀肠鸣、呕吐、便秘、腹泻、水肿、神经疾病、急、慢性乳腺炎、肠痈等。
  操作:
  雷火灸,每穴15分钟,三日一次,10次一疗程。
  魔灸罐灸,每穴20分钟,隔日一次,10次一疗程。
  利用纯阳艾火长期温灸四大养生要穴,具有补益肾气,健脾合胃。促进脾肾运化的作用。扶养一身正气,使正气不绝,脾土肥沃,肾水充盈。土沃、水盈、气足便能生长万物,润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人自然会健康长寿了。
  头颈重要养生穴
  1、百会穴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
  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
  经属:为督脉、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被击中后头晕、脑胀。
  3、太阳穴
  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寸凹处。
  经属:奇穴,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
  4、耳门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
  经属:为手少阳三焦经。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
  5、睛明穴
  位置:在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
  经属:为足太阳膀胱经。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沟偏上沟下沿上量2/3处
  经属: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晕眼昏。
  7、哑门穴
  位置:在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后发际凹陷处
  经属: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8、风池穴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在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之间取穴。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足少阳阴维之会。被击中后,冲击延髓中枢,晕迷不醒。
  9、人迎穴
  位置:喉结旁开1.5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被点中后气滞血淤、头晕。
2022-10-24
mcxzy 阅读 73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5:15:3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艾灸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的疾病,更是养生抗衰的好方法,你不需要背繁复的穴位所困扰,只需用记住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命门,中脘,足三里。通过艾灸四大养生穴位,能补气助阳,温益脾肾,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方法:艾条温和灸,春夏每周一到两次,秋冬每周两到三次,每穴15分钟。关元穴...

  • 上肢与胸部和颈部相接,是人体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中医理论中,上肢蕴藏着丰富的穴位,其中劳宫穴、内关穴、外关穴等尤其常用。通过定期按摩这些穴位,不仅可以疗疾,还能助长寿。劳宫穴 取穴方法:紧握拳头,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四指轻压掌心,中指与无名指两指间即为劳宫穴。动作要领:一手握拳,...

  • 1、丹田穴 丹田位于肚脐下一寸至二寸处,相当于石门穴位置。方法是将手搓热后,用右手中间三指在该处旋转按摩50至60次。能健肾固精,并改善胃肠功能。2、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第二、三腰椎间水平两旁一寸处,两手搓热后用手掌上下来回按摩50至60次,两侧同时或交替进行。对肾虚腰痛等有防治作用。3、...

  • 1.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作用。2.足三里穴: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3.中脘穴:主治症状为: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4.命门穴:主治症状为:腰痛、肾脏疾病、夜啼哭、精力减退、疲劳感、...

  • 脾肾虚、正气不足是机体功能失调、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温脾补肾扶正气。如何温脾补肾扶正气呢?中医认为,身体有四大穴位可谓温脾补肾的灵丹妙药,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去看看。人为什么会生病呢?生病的原因在哪儿呢?中医认为,疾病的过程就是人体正气和邪气相互斗争的结果。正气是...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